文章分页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内容哦~
3月份,新世代天籁在全国各大城市陆续上市。这款日产旗下热销中级车的换代产品确实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新世代天籁除了保持旧款天籁的舒适性外,在其操控性能上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新世代天籁还加入了众多时下流行的电子行车辅助系统,这使得新世代天籁驾驶起来更为轻松舒适。关于新世代天籁车上的各种技术信息,本文将为你一一解析。
● 新世代天籁的来历:
新世代天籁与旧款天籁都是基于日产D平台的产物。日产D平台用于设计及生产前驱中级车,包括日产、雷诺旗下的中级车及部分SUV车型。但旧款天籁的车架代号为J32,新世代天籁的车架代号为L33,这就使得新世代天籁的身世显得有些扑朔迷离。
日产天籁(Taena)属于J系列的车型,至今为止经历了两代——J31和J32。2004款东风日产天籁就是代号为J31的车型,而2008款东风日产天籁就是代号为J32的车型,期间进行的小改款我们暂且忽略不提。
日产Altima属于L系列的车型,至今为止经历了五代——U13、L30、L31、L32以及L33。日产Altima主要是在日本本土及美国市场销售。新世代天籁实际上就是最新的日产Altima L33车型。
日产Altima L33车型在2012年5月于美国上市销售。随后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中东地区上市。在中国市场,日产会采用Altima L33车型取代Taena J32车型,并命名为新世代天籁。
虽然轴距相若,但从设计理念上来说,Altima车系比起Taena车系更为运动,这也使得新世代天籁给人更多的运动感以及运动性能。
● 超高强度车身:
新世代天籁车身超高强度钢使用比例达到32%。而同级的大众帕萨特仅为28%。A柱、B柱、顶盖横梁、底板侧梁四大部件采用980MPa超高强钢。
除了在材料上下足功夫,新世代天籁还采用被称为“Zone Body”的车身结构。“Zone Body”的车身在两根前纵梁后方设计有”三叉“结构,能够有效把撞击力分散到车身底部的多根安全纵梁上,最大程度地减少在碰撞时的车身变形,从而保障客舱的生存空间。
我们看看新世代天籁的IIHS碰撞测试结果,测试车型为“2013 Nissan Altima 2.5 S” 。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车顶静压测试、座椅鞭打测试都获得了“优秀”的评价,而”正面小范围重叠碰撞试验“则获得了”良好“的评价(点击查看:《正面小范围重叠碰撞试验技术解析》)。总体而言,在碰撞安全方面,新世代天籁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 新型2.5L QR25DE直列四缸发动机:
新老天籁2.0L车型动力对比 | ||
车型 | 新一代天籁2.0L | 现款天籁2.0L |
发动机型号 | MR20DE | MR20DE |
发动机形式 | 直列四缸 | 直列四缸 |
进气方式 | 自然吸气 | 自然吸气 |
最大功率值 | 104kW/141PS | 100kW/136PS |
最大功率输出 | 5600rpm | 5600rpm |
峰值扭矩值 | 190Nm | 190Nm |
峰值扭矩输出 | 4400rpm | 4400rpm |
工信部综合油耗 | 7.3L/100km | 8.9L/100km |
旧款天籁采用的发动机包括2.0L MR20DE和2.5L VQ25DE。新世代天籁将沿用2.0L MR20DE,并使用新型的2.5L QR25DE直列四缸发动机取代2.5L VQ25DE V6发动机。新发动机最大的优势就是油耗降低了,但动力输出参数上并没有减弱。这款QR25DE发动机缸径为89mm,行程为100mm,是一款长行程发动机。长行程发动机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低转速提供更好的扭矩输出,充盈的发动机扭矩输出带来的是车辆的加速性能。
这款QR25DE发动机采用了日产新型发动机上广泛采用的钻石级DLC涂层气门顶筒。使用此技术的气门顶筒顶部及侧面采用无氢金刚石碳素作为涂层,摩擦极低从而降低损耗。
QR25DE发动机带有日产成熟的C-VTC进排气门正时技术,能够同时无级调节进排气门的正时,起到提升燃油效率并增强动力的效果。C-VTC气门正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日产全系列发动机之上,《发动机技术巡礼 日产MR16DDT发动机详解》对C-VTC技术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感兴趣的网友可点击查看。
● XTRONIC CVT无级变速箱:
新世代天籁上采用了XTRONIC CVT无级变速箱,变速范围达到7.0(变速范围数值=前进挡最低档齿比/前进挡最高档齿比)。更高的变速范围使得采用XTRONIC变速箱的新世代天籁在低速时能够利用更高的传动比增大扭矩输出,高速时利用更低的传动比来降低油耗。
由于CVT变速箱的传动比变换是连续的,因而不存在手动变速箱或者传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顿挫。而XTRONIC CVT无级变速箱的电脑中预设了1400种变速模式以适应不同的行驶状态。对于用户来说,以上的1400种模式是不可见的,可见的只是四种驾驶模式:D自动模式、Ds运动模式、M手动模式(模拟7个档位)、ECO环保模式。
● 前麦弗逊后梯形控制臂式悬挂系统:
新世代天籁沿用上一代的麦弗逊式前悬挂系统,而在后悬挂系统方面则换用了Altima L33的梯形控制臂式后悬挂。前面也提到了Altima的设计理念更趋向于运动,因而梯形控制臂式后悬挂也会比老款在运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升。梯形控制臂式后悬挂比老款天籁多连杆式后悬挂拥有更好的刚性,且在高速过弯时能保证轮胎胎面接地面积最大化,从而提升车辆的运动性能。由于新世代天籁采用了Altima L33的设计,因而前后悬挂下摆臂材质由铝合金换成了铸铁材质。新世代天籁所采用的吸震筒与英菲尼迪及雷克萨斯一样,是由KYB代工的,在质量上绝对有保障。
除了通过悬挂系统的调整外,新世代天籁还采用了ATC循迹系统及后轮辅助转向系统来提升车辆的弯道操控。ATC相当于我们所熟知的ESP,能够在车辆转向不足时对弯内轮进行制动。而新世代天籁所带有的ATC系统能同时对弯内侧的两个车轮同时制动,这个功能比起某些仅能对弯内单车轮实施制动的低端ESP效果要好。
● ITS预警式整体安全系统:
在新上市的豪华中级车上,无一例外都配置了驾驶安全辅助系统,提供了车道偏离、碰撞预警等功能,如:沃尔沃City Safty、奥迪的自适应巡航 & 车道偏离修正、凯迪拉克ESS强化安全系统等。
新世代天籁的ITS系统是通过位于车头、车尾以及两侧后视镜附近一共四个摄像头来实现车道偏离预警(LDW)、变道盲区预警(BSW)、移动物体/行人探测预警(MOD)。预警方式包括警示灯、蜂鸣声以及在中控台显示屏上显示警告信息。
● 加强的车内隔音:
老款天籁本来已经是以舒适为卖点的了,而新世代天籁则把这项卖点发展至极致。厂商技术资料称,通过采用低共振车身设计以及双层吸隔音材质,新世代天籁的静音效果比老款天籁提升40%。日产高级品牌英菲尼迪上采用的BOSE ANC发动机降噪系统并没有应用到新世代天籁上,但更为传统的隔音设计将有更好更全面的静音效果。
● 各种驾驶辅助功能及增强型信息系统:
驾驶辅助功能是大势所趋。新天籁为用户提供了AVM全景行车系统,可以通过中控台显示屏查看车身周围盲区的情况,让新手驾驶更为轻松。此系统仅配置于最高配及次高配车型,各位欲购买此车型的朋友要注意了,别买错了。
新世代天籁全系标配HSA坡道辅助功能,在坡道起步时车子会自动刹车并让车子在坡道上静止避免后溜从而为驾驶者坡道起步提供便利。
新世代天籁的仪表盘中央的液晶显示屏显示的信息与中控台液晶显示屏显示的信息是实时联动的,中控台显示的信息能实时更新到仪表板中央的显示屏。这种实施联动的信息系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凯迪拉克上采用的CUE系统则是这种信息系统的典范。
总结:新世代天籁因为采用了美规Altima L33的车身及底盘结构使其更运动性能更好,同时改装潜力也增大许多。新款直列四缸2.5L发动机在不降低动力输出的同时,降低了油耗;而且长行程气缸发动机低转扭矩充盈,也使得车辆具有较好的响应性。美国IIHS碰撞测试也验证了新世代天籁ZoneBody车身在碰撞时能为乘客提供较好的保护能力。车身隔音是新世代天籁相比老款进步最大的地方,比老款天籁提升40%。在车辆性能和配置的升级上,新世代天籁的确达到了更新换代的指标。而新世代天籁的价格和相似配置的老款天籁相比更低了,这使得它和老对手本田雅阁和丰田凯美瑞相比起来更具有价格竞争力。
以“天籁”之名 博文与他的日产天籁J32
179评论 2019-09-17
95的车加92的油会怎样?日产天籁极限测试
415评论 2019-07-22
平民L2自动驾驶 体验日产ProPILOT智控领航
240评论 2019-07-06
展现硬实力 赛道体验第七代天籁
86评论 2019-06-21
谁更全面?全新迈锐宝XL 535T对比天籁2.0L
429评论 2019-04-14
正在加载中...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