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页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内容哦~

搜索
下载APP
搜索
历史搜索
猜你喜欢

买车的朋友别着急 谈中德合作与车生活

问答叫兽
2021-12-20 17:19

前几天,对于很多人来说,和平时期可能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来说,这是重要的一天:当地时间2021年7月9日中午,我国政府在柏林总统府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了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接下来的两天,直接促成了多项中德汽车合作事件,这些合作事件是什么?我们已经在当时的新闻中做了详细的报道,我想和大家多聊聊这些合作对你们未来汽车生活的影响。

○首先,我们和德国有什么差距?

要了解这些问题,首先要了解两国汽车领域技术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乍看之下,很多网友可能会认为德国应该完全获胜。毕竟是他们发明了汽车,造车的历史和经验无与伦比。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德国是制造汽车最有发言权的国家。但是,现在时代变了,全世界都在向减排、电气化的环境迈进。德国车企未来可能会在燃油发动机等方面面临瓶颈,但德国在电气化技术的发展上似乎没有任何优势。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的电池和电驱动技术,国际上没有突破性的技术进步,即使有石墨烯这样的技术储备,也存在短时间内难以量产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德国来说,中国是最大的汽车销售国,中国新能源转型进程逐年加快,可能会给依赖传统燃油汽车产业的德国带来巨大损失。

不仅我个人这么认为,事实上,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去年就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倡议给中国政府打了电话。虽然我们不知道那通电话产生了什么影响,但最起码这一系列的行动可以说明德国人真的“着急”了,前几天已经为此签署了很多合作意向和协议。

除了新能源领域,其实在自动驾驶等智能交通领域,我们也让德国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力。我们不要谈论任何大事件。我举个小例子。现在在中国,我们只需要扫描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完成买菜、坐车等日常生活开销。没错。要说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是最大的受益者,我想中国一定是全世界的榜样。毕竟,我们谁都无法拒绝这样方便的新事物。

随着移动支付和共享经济的快速普及,全世界都意识到中国人接受新事物的热情,很多国家都意识到新技术的普及应该在中国。互联网经济时代,中国在各方面的优势都得到了极大的展现,这些表象也让德国意识到,中国一定是实现智能交通等技术的首选合作伙伴。

所以,从以上两点来看,我们和德国的差距其实并不算太大,甚至在新能源领域,我们似乎已经捆绑了很多汽车强国。当然,我觉得有些网友应该提到一些低速续航里程短的电动车。不过,当最后的补贴停止后,我相信那些拥有尖端技术的车企真的会活下来,所以我们说的新能源技术并不包括这些“快钱车”。

○那么,我们的消费者会得到什么?

前面我们提到,中德企业在纯电动汽车方面的技术差距并不大,我们限制这些汽车强国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因此,我们不仅要保留市场优势和话语权,更要实现产品的全方位进步。中德合作势在必行。

当然,如果你注意到这次大规模合作的细节,你会发现中德企业的合作项目无非是新能源、智能驾驶、制造业三个方向。这三个方向,对德国来说,是汽车工业的一次转型,但对我们来说,却能直接惠及百姓。

-新能源领域的互惠互利

首先从第一个方面来说,虽然全球量产电池技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但是现阶段中国在汽车电池方面的优势就整个行业来说还是相当明显的,比如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等都是目前全球一线的汽车电池供应商,而宝马大众等一线品牌其实有很多来自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池, 最近他们在德国签署了一份40亿欧元的电池订单,这足以表明他们的规模有多大。

在电驱、电控等技术方面,有着丰富造车经验的德国也可以反哺一些中国汽车企业。比如最近华晨集团与宝马签署的长期框架协议,不仅可以在未来实现宝马iX3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车型的“反向输出”,还可以让宝马能够深度支持华晨汽车,尽快提升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技术和车型方面的发展。

其实像这样的合资项目,也可以算是新能源浪潮下德国车企本土化的重要一步。对于我们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合资品牌让我们能够以国产车的价格享受到更多“国际化”的新能源汽车。所以未来你会有更多的本土合资品牌可以选择。他们有更丰富的造车经验和更成熟的技术体系,而且比进口车便宜。那么,为什么不呢?

——智能驾驶技术将变得更加开放。

第二个方向,在智能驾驶领域,这里所说的智能驾驶其实并不局限于自动驾驶,还包括车联网和智能交通。如前所述,由于我国对互联网行业的重视以及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较高,像这样的先进理念具有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车联网和智能交通领域,中国拥有强大的共享经济和交通体系,4G网络的覆盖和Wifi的普及是很多发达国家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智能交通领域,一汽与大众、滴滴与内地都实施了智能出行方案协议等。在联网方面,华为和奥迪最近在智能驾驶领域签署了合作意向。依托中国品牌的网络技术实力和市场判断能力,再加上整个共享经济的开放发展,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提升车企未来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的趋势,甚至在未来5G时代,我们也可能影响整个网络行业的标准制定。

-纯粹的“德国制造”可能不再存在。

至于最后一个方向,我想先问一个问题:未来还会有纯粹的德国制造吗?答案是:是的,但可能很少。现在是全球经济的时代,汽车制造业也是如此。过去,我们习惯于“买一辆进口车”,以显示我们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品味。但是,在未来,不仅进口车会越来越便宜,你甚至会发现,你的“德国原装进口全车”其实是一辆“在国外做了一次巡演的国产车”。

这是什么意思?单从宝马与华晨的合作框架来看,宝马想要推出一款全新的电动SUV,但这么重要的车并不是本土生产,而是选择在中国生产出口。为什么呢?我认为这有很多原因。首先,中国汽车制造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而这种进步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装配线。如果你看过我们关于宝马铁西和大东工厂的报道,相信你知道我想表达什么?

是的,我认为宝马之所以选择在中国生产宝马iX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3,跟我们合资工厂的硬件水平有关系。说白了,在质检标准与员工素质一致的情况下,当然更新更先进的工厂才能生产出更好的产品,这恰恰是国内很多新工厂最大的优势。因此,在未来,汽车行业很有可能会像服装、鞋、手机等行业一样,也是“中国制造”的天下。在劳动力成本低于国内的同时,更先进的流水线技术也是未来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宝马是第一家“国内再出口”的车企吗?其实不是。比如上汽通用工厂生产的别克昂科威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沃尔沃成都工厂生产的沃尔沃S60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都已经出口,中国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实力早已毋庸置疑。那么未来还能买到真正的进口车吗?我觉得会越来越难,但能买到越来越多出口质量的国产车,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也是对“中国制造”的肯定。

编辑评论:

中德企业的这种大规模合作,其实不难理解各个公司的意图。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其实你只需要明白三件事:1。一些我们未来可以买到的新能源汽车是中德联合开发的;2.未来,我们将使用中德合作的智能驾驶技术和出行服务;3.未来一些德国进口汽车将在中国制造。以上三点是此次中德合作对您今后购车、用车的一些影响。至于未来是否会遵循这三个方向,我们拭目以待。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打开汽车网APP阅读全文
相关车系
为你推荐 换一批
我来说两句
表情
普通表情 羊老湿 2 羊老湿 车评人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推荐

正在加载中...

进入首页,查看更多实时汽车资讯
打开app,汽车生活由此精彩
首页 > 最新文章 > 正文
宝马iX3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

长按图片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