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页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内容哦~
狩猎的精髓在于什么?
首先在于隐匿,隐匿是一门哲学,需要在狭窄的山林里悄无声息的穿梭。在赶往敖鲁古雅部落的途中我们经过了起起伏伏、婉婉转转的山雪路之后画风一转又进入了一条非常狭长的林间小路,这也是唯一一条车能通过的通往猎户冬霞大姐的家。
茂密窄小的树丛让这条小道并不能通过诸如普拉多、帕杰罗这样的大车,无人踏足换来厚厚的积雪也让普通轿车不敢深入。就在这种进退两难的路况下,马自达CX-4(查成交价|车型详解)这种轿跑型的窄长的SUV竟然可以轻易通过。
1855mm宽度也仅仅压着两边的极限缓缓通过,新款珠光白的车身在这种悄然的雪景小路上完美地隐藏了自己。在出发之前,我和很多同行的媒体老师并不理解为什么不用最为耀眼的魂动红,而此行大部分的体验车辆均为珠光白色,在这种狭窄的长雪路中我们终于恍然:这不就是狩猎的文化和乐趣吗?
狩猎的精髓其次在于精准与迅猛。
猎人在隐藏自己,接近了猎物的时候,精准和迅猛地捕捉猎物便会一矢中的。在长达连续两个小时的山雪路驾驶中我对CX-4的评价也是如此。精准在于变速箱的逻辑以及转向的手感非常的精准。得益于GVC的加持,即便在连续多弯而且易于打滑的山路上车辆还是一直保持了出色的过弯姿态,而当路面处于连续复杂的坡路当中你也并不需要换挡拨片人工选择,变速箱自己便能匹配精准的挡位。
迅猛在于2.5L创驰蓝天发动机的排气特性,如果你温柔地在开,这个2.5L的发动机系统会给你非常细腻入微的控制感,但一旦你舍得给油,变速箱会非常及时的连续降挡,中后段的加速特性会让你感受到了这种N/A发动机高转速独特的魅力。
来都来了 我还是撒了一把野
随着游牧文化和狩猎驯鹿文化的体验接近尾声,一名喜欢驾驶的汽车编辑的内心终于无法压抑。在这段时间的接触里,马自达CX-4给了我与其他SUV截然不同的驾驶感受。在车队都离开了大雪地之后,我也忍不住在这里玩起了甩尾和铲雪。(普通观众切勿模仿)
换挡拨片成为了在雪地里畅快驾驶的神器,利用换挡拨片把挡锁在更低挡位,保持一定的速度之后大开大合的给油,车辆便会在这种极低的附着力雪地甩了出去。但是令我非常意外的是车尾的姿态并不像大部分前驱车一样会出现严重的推头,也没有像后驱一样出现大幅度的甩尾。
GVC加持下,马自达CX-4这套四驱系统的控制逻辑更多是服务于地面附着力的抓取以及车身姿态的控制,即便已经关掉ESP,你依然能感觉的就是车头一旦大幅度转向,车尾的循迹性非常出色。一旦车轮处于极限打滑状态,没有完全关闭的ESP系统和GVC系统能够精细化地控制发动机动力的输出,整个车始终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在速度下来之后,即便你依旧大幅度转向给油,而CX-4的整车控制有多淡定?从这个张图便不难看出。这对我来说或许不是第一次做类似的冰雪动作,然而,这却是最特别的一次,其中在于它首先是一台SUV,其次在于它意料之外的好控制车身姿态。
一袭轻烟袅袅预示着旅程结束 我们终将走上自己的路
中国国家地理的老师曾经深入多年研究蒙古的牧民以及鄂温克族的猎户,他都同样问过一个很简单而我认为又能代表游牧文化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游牧?”
老牧民说:每年不走这两次我浑身疼,马到了季节自己也就走了。
“路上小马驹死了不心疼吗?”
老牧民说:心疼。但是不走,我担心有一天草原上就没有马了,草原也没了。
这是一条属于游牧文化中牧民的路,无论时间如何迁移,他们终将前行。
直到一百三十多年前,人类的最快移动速度也只有65km/h左右,也就是马的奔跑速度。而在一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移动工具足够多的今天,在关于车辆的选择上,如果没有人依然坚持驾驶和乐趣,那么它们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并没有温度和乐趣。
从CX-4身上或许给了这趟旅行一个不错的答案,就是前文提到的,游牧文化和狩猎文化,到底和驱车自驾有什么联系?因为马自达也在坚持走自己的路,他们把造车理念始终贯彻在自己的产品上,无路你是一台跑车,还是一台轿车,又或者SUV。(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徐永强)
对于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成长的我们,对于我们来说车辆更相似这个年代的“马匹”。无独有偶,马自达也一直在坚持“人马一体”的驾驶理念。人对于车辆那种最纯粹的驾驶的追求成为了他们研发马自达车型的核心思路。这样的思路连马自达在造SUV的时候也没有改变,类似CX-4,它是一个拥有不错通过性以及实用性的SUV的同时,它也是一台马自达。
这次试驾的马自达CX-4大部分均为中期改款的2.5L顶配车型,只是换了冬季的轮胎,其他均为原厂状态。除了要行走在湿滑的城市路之外,这次的秘境探访CX-4也带我们走过了诸如冰雪覆盖的土路、草原甚至冰面等。
虽然之前有机会接触过CX-4,但是在冰面等如此低附着力的复杂地面上的驾驶还是头一回。2.5L+6AT的动力组合给我的印象一直都是非常细腻的,在这种地面上它的细腻则变得更容易体验。细腻的动力输出在车辆起步时候掌控抓地力变得非常微妙,换了冬季胎的马自达CX-4这种微妙在于并不像其他的车型你需要小心翼翼给油门起步来试探车辆轮胎附着状态。
马自达CX-4在你踩下油门的那一刻你就能感受到四轮的附着力状态,以至于你可以判断多给多少油门能够更迅速地起步。这种四驱系统与的配合状态显然并不是服务于那种大开大合的重度越野场景,而是在于四个车轮的打滑预判断,在GVC系统加持下,显得更懂驾驶着的意图。
也正因为CX-4更懂驾驶者“人马一体”的驾驶体验,像这样开着CX-4在漫天飞雪的场景中和数量上百的蒙古马群一起在冬季草原疾驰的画面居然显得非常融洽。从蒙古马群奔跑的细节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蒙古马的特点,它们四肢健硕、胸宽鬃长,在长途奔袭中拥有出色的耐久性。如果你要深入理解蒙古马和牧民之间的纽带,我觉得正如蒙古牧民对我们说的那样,他们把蒙古马当作了自己的家人,而非简单牧畜。
蒙古马的四肢非常健壮,即便在暴雪中以及不平坦的地面依然能快速奔跑。
与很多品种的马相比,蒙古马没有舒适的马厩,更加不需要特意准备的饲料。千百年来,即便是游牧家的蒙古马,它们一直在草原处于半野生的生存的状态。它们陪牧民渡过了一个个酷热难耐的的日子,更能陪他们走过如此大雪纷飞,甚至零下40度的寒冬。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在蒙古人对于马匹的爱护——“大家拍到就可以了,还有几匹肚子里怀着孩子”,其实蒙古马群供我们拍摄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显得格外珍惜。
在聊聊狩猎文化之前,马自达CX-4出乎意料地先带我们先感受了孕育这片文化的山林,也挑了一条非常有意思的积雪山路供我们体验。根河是蒙古语“gegengaole”的谐音,它的意思是清澈透明的河流,它位于大兴安岭北区的西坡,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茂密的林木资源成为了这里的关键词,像这样大片大片的兴安落叶松交织着冬日暖阳别有一番味道。但就在林间的深处,它们隐藏着一段历史与过去还有那些生存在这里的人。
正如前文所说,工业文明虽然给我们带了经济的极大发展和进步,但是不避免地也在给环境施加以压力和破坏。我们来到一个颇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自2015年4月1日起,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而当年砍伐的最后一棵树也永远停止在这里。
当然,我并不想跟大家谈太沉重的话题,毕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回到过去,或者否定过去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对于我们而言,我们尽可能地减少食物/消耗品的浪费,又或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这便是我们力所能及之事了。
但令我十分惊讶的是我们当时采用的伐木工具,虽然没办法仔细考究,从现场的情况判断,大部分林业作业的机械还采用拖拉机驱动,在砍伐后需要一根根把木材拖拉出去。停伐的时间其实并不算久远,这种“较低”效率的砍伐也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那么,在这片森林的深处,还存在着什么呢?在大片的砍伐背后,其实还有一些你意料不到的事情,那便是这次的第二个主题,狩猎文化。
就在这片被保护的森林的深处,还存在着一个古老的狩猎民族,它们位于这片密林的西北的河畔。这个地方叫做敖鲁古雅部落,这是两个神奇的地方的交集点,它东接大兴安岭与呼伦贝尔的交汇处,这个古老而神秘的驯鹿民族依托着茂密的树林掩盖了自己的生活气息而不再或南或西迁移。也就说,驯鹿的脚步也随着他们定居的地点戛然而止,在我国其他地方再也很难找到如此山林旷野的狩猎驯鹿人。
那么鄂温克族人为什么会选择这里呢?
这个和驯鹿喜欢的生存空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事实上,驯鹿大部分都不是人工驯养的,大部分驯鹿其实跟前文提过的游牧文明非常相似,都是处于半野生的状态。但是驯鹿和人类的关系在历史以来就相当密切,最为家喻户晓的莫过于圣诞老人和他的驯鹿车吧。
驯鹿主要的食物为石蕊、苔藓等,类似这样的植物要在非常纯净的寒温带针叶林中才能获取。鄂温克族的猎民为了照顾粗放的驯鹿,通常他们会选择驯鹿喜欢的地方居住,还会不定期的迁居,过上了“逐鹿而居”的生活。
虽然他们现在已经不住在这样的帐篷里,但是猎户依然保留在这里进行一些生活作息的活动,诸如晾晒兽皮、烧水做饭等。 除此之外,驯鹿自然掉落的鹿茸也成为了大自然赋予鄂温克族猎民的礼物。我认为当地人有着自己的生活哲理,从两个细节便能体现出来:每当猎民冬霞大姐出现,漫山遍野的驯鹿会自发性集中到她身边; 我接过一杯冬霞大姐给我的热茶,里面加了一些她在山中寻来的“药草”,喝完之后竟然会在零下三十度的地方出了一后背热汗。
但狩猎的文化放到如今注重保护林区生态的年代来说传承就显得更加困难了,其一在于林区保护区里存在着很多的珍稀的保护品种动物,其次在于依赖打猎在维持生活已经不太可能了。或许很多人还不知道国家对于这样的地方保护程度,简单地说,如果你生活在根河,你要砍自己家院子里的树,你都需要跟相关部门报备批准,才能动手为之。
狩猎的精髓在于什么?
首先在于隐匿,隐匿是一门哲学,需要在狭窄的山林里悄无声息的穿梭。在赶往敖鲁古雅部落的途中我们经过了起起伏伏、婉婉转转的山雪路之后画风一转又进入了一条非常狭长的林间小路,这也是唯一一条车能通过的通往猎户冬霞大姐的家。
茂密窄小的树丛让这条小道并不能通过诸如普拉多、帕杰罗这样的大车,无人踏足换来厚厚的积雪也让普通轿车不敢深入。就在这种进退两难的路况下,马自达CX-4这种轿跑型的窄长的SUV竟然可以轻易通过。
1855mm宽度也仅仅压着两边的极限缓缓通过,新款珠光白的车身在这种悄然的雪景小路上完美地隐藏了自己。在出发之前,我和很多同行的媒体老师并不理解为什么不用最为耀眼的魂动红,而此行大部分的体验车辆均为珠光白色,在这种狭窄的长雪路中我们终于恍然:这不就是狩猎的文化和乐趣吗?
狩猎的精髓其次在于精准与迅猛。
猎人在隐藏自己,接近了猎物的时候,精准和迅猛地捕捉猎物便会一矢中的。在长达连续两个小时的山雪路驾驶中我对CX-4的评价也是如此。精准在于变速箱的逻辑以及转向的手感非常的精准。得益于GVC的加持,即便在连续多弯而且易于打滑的山路上车辆还是一直保持了出色的过弯姿态,而当路面处于连续复杂的坡路当中你也并不需要换挡拨片人工选择,变速箱自己便能匹配精准的挡位。
迅猛在于2.5L创驰蓝天发动机的排气特性,如果你温柔地在开,这个2.5L的发动机系统会给你非常细腻入微的控制感,但一旦你舍得给油,变速箱会非常及时的连续降挡,中后段的加速特性会让你感受到了这种N/A发动机高转速独特的魅力。
来都来了 我还是撒了一把野
随着游牧文化和狩猎驯鹿文化的体验接近尾声,一名喜欢驾驶的汽车编辑的内心终于无法压抑。在这段时间的接触里,马自达CX-4给了我与其他SUV截然不同的驾驶感受。在车队都离开了大雪地之后,我也忍不住在这里玩起了甩尾和铲雪。(普通观众切勿模仿)
换挡拨片成为了在雪地里畅快驾驶的神器,利用换挡拨片把挡锁在更低挡位,保持一定的速度之后大开大合的给油,车辆便会在这种极低的附着力雪地甩了出去。但是令我非常意外的是车尾的姿态并不像大部分前驱车一样会出现严重的推头,也没有像后驱一样出现大幅度的甩尾。
GVC加持下,马自达CX-4这套四驱系统的控制逻辑更多是服务于地面附着力的抓取以及车身姿态的控制,即便已经关掉ESP,你依然能感觉的就是车头一旦大幅度转向,车尾的循迹性非常出色。一旦车轮处于极限打滑状态,没有完全关闭的ESP系统和GVC系统能够精细化地控制发动机动力的输出,整个车始终处于可控制的状态。
在速度下来之后,即便你依旧大幅度转向给油,而CX-4的整车控制有多淡定?从这个张图便不难看出。这对我来说或许不是第一次做类似的冰雪动作,然而,这却是最特别的一次,其中在于它首先是一台SUV,其次在于它意料之外的好控制车身姿态。
一袭轻烟袅袅预示着旅程结束 我们终将走上自己的路
中国国家地理的老师曾经深入多年研究蒙古的牧民以及鄂温克族的猎户,他都同样问过一个很简单而我认为又能代表游牧文化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游牧?”
老牧民说:每年不走这两次我浑身疼,马到了季节自己也就走了。
“路上小马驹死了不心疼吗?”
老牧民说:心疼。但是不走,我担心有一天草原上就没有马了,草原也没了。
这是一条属于游牧文化中牧民的路,无论时间如何迁移,他们终将前行。
直到一百三十多年前,人类的最快移动速度也只有65km/h左右,也就是马的奔跑速度。而在一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移动工具足够多的今天,在关于车辆的选择上,如果没有人依然坚持驾驶和乐趣,那么它们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并没有温度和乐趣。
从CX-4身上或许给了这趟旅行一个不错的答案,就是前文提到的,游牧文化和狩猎文化,到底和驱车自驾有什么联系?因为马自达也在坚持走自己的路,他们把造车理念始终贯彻在自己的产品上,无路你是一台跑车,还是一台轿车,又或者SUV。(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 徐永强)
增配不增价 2021款马自达CX-4该怎么选
109评论 2020-08-16
性能符合预期 测试新款马自达CX-4
1626评论 2019-11-29
18万元SUV年轻人首选 马自达CX-4对比本田CR-V
114评论 2020-08-19
操控出色颜值很高 实拍马自达CX-4
0评论 2021-03-10
进入血拼时代 轿跑SUV如何一步步走来?
123评论 2020-08-04
正在加载中...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