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历史搜索
猜你喜欢
 首页 > 最新文章 > 正文

公积金有必要转型为“住房/汽车公积金”

hejiarong 2008-12-30 0

全国乘联会的刺激汽车消费的建议:目前汽车行业完全具备,把其扶植成经济复苏的先导行业的全部前提条件。除乘联会过去的建议外,如果在汽车消费信贷上实施如下政策:1、优化汽车贷款手续和放宽贷款条件。2、实施汽车与房地产消费信贷利率相似的政策。

则汽车工业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先导行业。随着城镇原有居民消费热点转型,住房消费逐步下降,购车消费成为主流,今后还可以考虑把住房公积金改为住房和汽车公积金,仅用于发放优惠的个人住房和汽车的消费信贷。

在此,我仅针对“未来可考虑把住房公积金改为住房和汽车公积金”谈些个人的想法。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双刃剑,不仅是刺激住房消费,而且可能是抬高生产成本抑制其它消费的消极影响因素。虽然住房公积金个人缴存额远高于养老保险,但住房公积金不可能放到与养老保险同等高度的政策定位。我们要与时俱进改善住房公积金政策,让住房与汽车这两个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均衡发展。

在目前经济下滑的严峻环境下,针对没有购房还贷压力的缴费职工,让属于职工自己的住房公积金可以灵活用于住房和汽车消费。让经济高增长时期攒下的闲钱刺激经济下滑时的消费,从而拉动经济走出低谷。

一、目前经济环境下,刺激内需需要开挖财源

1、刺激内需需要开挖财源

在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实体经济不断蔓延的时候,刺激内需成为重大的课题。目前的刺激内需的措施主要是考虑公务员和低收入群体的保障,而中等以上市民群体的消费刺激并无有效的办法。

住房和汽车消费是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发展的两大支柱性热点,如何有效的推动热点的升温,刺激消费成为重大课题。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房价处于缓慢抵抗型下降的趋势下,汽车消费是经济复苏的核心支柱。

我们需要有效的挖掘拉动汽车消费的各种财源,让被呆滞的闲钱变成拉动消费的资源。

二、城镇部分居民长期住房需求即将满足

1、中国人口老龄化是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指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中国将是世界上继日本之后的又一个人口老龄化速度极快的国家。虽然中国目前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高,约为67%,但老年负担比已开始上升。到2015年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

2、家族房屋循环日益明显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城市人口结构已经出现4-2-1的格局。4位50年代左右出生的爷爷、姥爷辈各住着1套房子,80年代前后出生的儿女成家有1套房子和1个儿女。也就是老少三代的孙儿辈在未来成家时已经有两套爷爷姥姥辈的房子。而孙儿辈结婚时双方就是2*2=4套房子储备。因此目前80年代后出生的人不需要购买多套大房子为儿女结婚用。这也就是城镇居民住房需求逐步饱和。

目前城市住宅面积已经在100平米左右,国家已经意识到这种住房面积浪费与土地资源贫乏的国情相背,因此近几年普通居民住房升级后的再次升级意义已经不大。国家也不会鼓励盲目的住房大型化趋势。

3、城市化进程是房地产的长久机会

目前中国城乡人口结构极为不合理,城市化是趋势,未来几亿人的城市化进程是房地产业无限的商机。随着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成为可能,城市化带来的农民进城的购房资金有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余下全文(1/3)

2回顶部

三、住房公积金面临沉淀压力

1、住房公积金是职工个人财产

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和职工个人缴存的长期住房储备资金,权益全部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十多年来,我国住房公积金业务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对推进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以及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住房公积金是国家一项带有工资性、强制性和社会性的住房基金,根据《条例》的规定,所有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以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都有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义务。

公积金管理中心如同蝙蝠,具双重身份:一方面成为职工福利的保障者,另一方面却成为一个金融机构争夺的准金融机构。

但是,由于很多地区住房公积金的职工贷款利用率不高,很多非公有制单位对履行这一义务都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住房公积金直接记入工资项目发给职工,外资企业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2、住房公积金不可能完全杀富济贫

公积金并不是国家住房补助,并非解决弱势阶层的生存难题的最有效措施,其涵盖范围十分明确,就是缴纳职工的住房融资困难。但这不可能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外来人口的全部住房问题。

实际的建房成本很低,但商品房价较高。低收入群体和城市化过程的进城群体应该由国家减免税费和地价等方式安排住房。我们不能把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进行金融投资的收益做为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的主要补贴来源,而且这些沉淀资金的运行收益也很低。

3、住房公积金贷不出去是趋势

在目前房地产价格逐步下降的趋势下,购房热情大幅下降,而这是近几年的长久趋势。城市购房的刚性需求并非主要来自公积金缴存群体。即使前两年房地产价格飞涨时期的公积金存款也完全能满足贷款需求,而近期的房市低迷必然导致公积金交存群体的的购房热情下降,直接导致公积金贷款下降,大量公积金贷不出去。

住房公积金使用率普遍过低,大量资金沉淀在银行,住房公积金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住房公积金的保值和增值。我国住房公积金沉淀较多,但从地域来划分,资金沉淀很不平衡,表现为东部城市沉淀少,西部城市沉淀多,经济发达城市沉淀少,经济落后城市沉淀多。这也正是刺激中西部地区的汽车消费的有效支撑。

这样的大量资金沉淀是巨大的腐败温床。目前出现的很多问题已经体现出公积金的投资和资金管理出现严重问题。

3回顶部

四、住房公积金制度要与时俱进

1、住房公积金缴费率应该适应消费环境而调低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调控经济的手段,经济景气时,政府提高缴费率,扩大住房消费,进而促进货币回笼,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或强化;经济萧条时,政府降低缴费率,降低企业成本,扩大投资,刺激生产与消费需求。目前我们的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是工资的20%-24%,虽然很多地方公积金机构资金余额很富裕,但这几年住房公积金缴费率仍逐步调高。抓钱是每个权力部门的嗜好,尤其是政策性的低成本抓钱。

我们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学习新加坡的。新加坡70年代以前的公积金缴费率较稳定,80年代中期后,每年的公积金交纳率逐步提高,从70年代初的占职工收入的8%,上升到占职工收入的25%。即当新加坡经济较快增长、职工工资提高时,随之公积金交纳率也提高,个人所得的相当一部分增加的收入被强制储蓄起来,由此,社会购买力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个人消费比例从1960年的89.4%下降到了1983年的47.3%;1986年─1987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景气,雇主的缴费率从25%调低到10%、12%。新加坡政府就是通过公积金制度不断调整个人公积金的缴费率,从而节制个人消费,抑制了通货膨胀。

2、新加坡的负面教训需要借鉴

1985年开始的新加坡经济衰退的三个原因中,有两个同公积金制度有关。原因何在? 一方面,由于雇主缴纳的比例不断提高,使得国内厂商的生产成本和营业成本随之提高(因为雇主所缴纳的公积金算入产品成本内),企业盈利锐减。此外,在新加坡建筑业萧条的情况下,公积金的缴费率却不断提高,结存的巨额款项由中央公积金局投资于建屋发展局,造成商业楼宇、旅店和酒店的过度膨胀,这些也影响了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3、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难以降低。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难以降低。这是由于由于单位也为个人缴存同等金额的公积金,因此大部分购房职工乐意多缴公积金减轻还贷压力。由于部分居民、尤其是年轻群体的毕业进城购房,住房公积金是重要的还贷资金来源。国家也希望购房居民还贷压力较轻,防止出现美国住房贷款危机。

五、住房公积金有必要转型为住房与汽车消费基金

很多有房产且还清贷款的中等或中等以上收入群体还在交纳住房公积金,这是造成巨额住房公积金闲置的原因。这些资金是对正常消费的挤压,需要有效盘活。

新加坡30年来几次修改中央公积金条文,除允许会员动用公积金购买政府组屋、私人住宅以及用于家庭医疗保险外,还鼓励会员购买政府或私营企业的各种股票、债券进行投资。

我国过去是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且汽车市场发展滞后,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并没有使汽车市场接近饱和,美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已达600多辆,而我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40辆,乘用车的差距就更大了。至今国际上还公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汽车市场。住房和汽车消费两大支柱的发展趋势有明显差异。

面对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和经济下滑环境下刺激消费的特定环境,如果今后能够把闲置的住房公积金部分用于汽车消费贷款,这样就可以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更快提升。

全国车市 本地买车、用车一条龙服务, 帮买车、帮砍价、网络全城全新行情报价

相关文章

正在加载中...

文章分页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