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温度范围,冷藏车有多种类型。A类车温度控制在12℃至0℃,适合蔬果、鲜花这类对温度要求不那么低的货物保鲜。B类车温度为12℃至 -10℃,可用于部分海产品的初阶冷冻。C类车能在12℃至 -20℃宽域温区运作,像乳制品、普通生鲜都能运输。D类车温度≤0℃,是冷鲜专用,肉类、禽蛋运输常用。E类车温度≤ -10℃,深度冷藏适合速冻食品、疫苗。F类车温度≤ -20℃,用于超低温运输,冻肉、雪糕等是其运输对象。
生物制品运输对温度要求更为严格。G类车温度保持在8℃~2℃,专门用于药品、疫苗的恒温运输。H类车温度≤ -20℃,且需要GSP认证,用于干细胞、血浆等特殊生物制品运输。
从制冷类型看,机械制冷是主流,此外还有液氮/干冰等制冷方式。底盘规格方面,微型/小型适合短途配送,大型/半挂则用于长途物流。车厢形态上,面包式灵活配送,厢式全能适用。
冷藏车选型要关注三点。货物属性决定车型选择,如冷冻食品选F类,蔬果可在A - F类灵活适配,生物制品必选G/H类。运输场景也很关键,长途选大容量机械制冷车型,城市配送可用小型面包冷藏车。同时,生物制品运输需GSP认证,普通冷链要注意道路运输证盖章。目前F类冷藏车因适用范围广,已成为市场主流热销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