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轮胎常规更换标准有两个参考:磨损极限和老化极限。磨损标准无需细说,参考下图表冠凹槽内的凸点即可。磨损到这个标准会导致轮胎排水能力指数级下降,在湿滑路面上行驶失控的概率会非常高!
普通HT道路轮胎的水平和垂直交织方式设计兼顾抓地力和排水能力,因此这两项功能缺一不可。
重要知识
1:老化更换标准=损坏更换标准!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天然橡胶,通过添加炭黑或白炭黑增强成为合成橡胶。这种物质会同时受到酸性和碱性物质的影响。反应程度越大,轮胎的硬度越高(强度越低),因为分子链容易被破坏,轮胎会开裂。
HT-R公路子午线轮胎整体强度不高,胎冠中有钢丝层、带束层、帘线层等结构补强,加上1.2 cm左右橡胶层厚度后强度还算不错。但胎冠是最容易开裂的位置,因为行车过程中胎冠不断被撕裂,沟槽开裂较早,但风险系数并不是最高的。
2:轮胎胎侧结构强度最差!因为侧壁必须容易压缩变形,所以可以作为减震器,用低压压缩空气体,容易压缩,实现轮胎变形,缓冲行驶中的路面波动。
因为轮胎要辅助汽车提高减震能力,所以侧壁的橡胶层厚度只有6mm (mm)左右,加强结构只有帘线层。因此,当出现裂缝时,应特别注意侧壁的检查。如果裂缝变成裂缝,就不要再使用了。否则行驶中如果胎压上升0.5bar左右,爆胎的概率会很高。
受损轮胎·后轮备用?这是大错而特错的方式!因为后轮爆胎的危险程度普遍高于前轮。
汽车的前轮是方向盘,这是除了叉车司机之外,普通汽车用户都会下意识认同的一个知识点。那么前轮扎破的风险系数会更低,因为只要驾驶意识理想,瞬间扎破引起的滚动阻力变化引起的快速跑偏,方向盘是可以纠正的。
后轮无法被方向盘控制,爆胎后轮胎滚动阻力瞬间变化,不能转弯的综合轮胎会产生“侧向力”。这个力会导致车身侧向滑动,甚至导致重心高的车辆侧翻。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认为把损坏的轮胎放在后轮上是安全的呢?
原因:ESP车身稳定控制程序的存在!
前轮爆胎被认为是危险的,主要是因为大部分驾驶员不具备应急反应和纠正能力,在路况复杂的城市道路上,爆胎瞬间容易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说白了,成本高而不是风险高,解读不应该是错误的方向。
后轮被刺破产生的侧向力大小,是由车辆的行驶速度决定的!速度越慢,作用力越小。那么低速行驶时,爆胎可以通过ESP主动和单轮单独制动来抵消,所以失去控制的概率理论上并不高。
要点:城市道路不仅是≤50km/h的低速车道,很多城市的环形道路和高架桥梁都允许车速达到80 km/h,在这个标准范围内,ESP制动力很难克服侧向力,也就是说后轮胎爆胎失控概率会很高。
所以损坏的轮胎要及时更换,用在后轮上也很危险。或者有全尺寸轮胎的车可以作为备胎。重要的是要知道,高速公路上爆胎造成的严重碰撞,70%以上是后轮爆胎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