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某些品牌的汽车相比,哪个品牌的质量表现更好?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但车评人很少把分析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而是从“听与说”或品牌偏好中得出结论。这篇不负责任的软文真的没有参考价值。如果真的想看哪些车质量高,可以参考“PPH百车故障率”的数据。(需要针对特定型号)
近期数据:选取吉利汽车五款热门车型看数据:PPH
100辆车的故障率一定要尽可能低,因为低平均值可以解释低故障概率。大多数合资品牌车的“无忧选装”标准基本在PPH 150/300区间,少数中档选装可低至100左右。也就是说,吉利的整体水平并不逊色于合资汽车,但第一阵营的国产车也有这个水平。
长安的热门车型也挑不出五款,如何由自己判断水平:
逸动-86锐程-10035P-12455P-15675P-242
结果应该很清楚。似乎长安品牌的车还是无忧的,但是SUV的评价就没那么理想了。问题主要集中在动力不足、噪音大、车内噪音异常、大量电子配件(车联网智能系统)故障;而且还有AT变速箱换挡顿挫的问题,常见的车身生锈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
技术储备1:吉利汽车在技术研发上似乎看不到什么亮点,尤其是≤ 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4G14T-1.4T依然采用低燃油效率的多点喷射技术,多年未升级;剩下的1.5T是沃尔沃的直列三缸发动机。但是尚友的机器主要是四缸1.5T,性能高,油耗低。
同时,2.0T发动机也经历了空长时间的白色。目前共享沃尔沃T5-2.0T大功率选项。不过柯灵还是用的是T4-低功率版本,140 kW/340N·m的数据和实际表现一样平庸。至于高级选项,并不比其他国产发动机好,180 kW/350N·m也不算太夸张。
变速箱依赖于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的七速湿式双离合,其次是与爱信合资的AT。看起来吉利燃油车两大总成的水平并不高,但为什么比长安汽车的评价更积极?
主要原因在于“质量控制水平”。不可否认,吉利汽车早年也存在不少问题。但发现问题后,解决速度会更快,质量控制体系和流程也在不断优化。客观评价吉利的技术也足够了,因为它的产品定位(价格定位)还是合理的;只要质量稳定,设计水平高,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就会得到认可。
2.长安汽车的技术研发成果可以说是相当丰富。早期的JL476ZQC 1.5T问题机已经是过去式了,就不说了。最近开发的两款小排量发动机很有吸引力,标准如下。
JL473ZQ3-1.4T为116kw/260N·m(1500~4000rpm)JL473ZQ2-1.5T为132kw/300N·m(1250~3500rpm)
如果只讨论书本上的数据,可以说这两台机器在同排量中是最强的。如果实际性能没有因为变速箱的优化或者其他原因耽误,那么这两款机器肯定可以有更高的评价。
【NE- Platform】是长安汽车实现代工的高标准发动机制造平台。看起来并不是长安的独家公司可以对外供应发动机,只是一家通过模块化代工生产。其次,变速箱的研发也有不错的水平。虽然实际表现相当令人满意,但至少还有7DCT和东安6AT。
因此,长安汽车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水平是显著的。虽然吉利早期也有DSI技术的6AT,但影响力还是没有长安东安大。那么为什么长安汽车总是抓不住质量控制呢?这个问题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可能跟企业的结构有关系。
要点:长安汽车的评价、产销量远不如吉利,原因不主要是细节的把关;但同级别车的价格普遍略高于竞品(1/2万)。只有汽车的价格合理,但原因是汽车是国产车的软肋。
所以长安汽车需要做的主要是提高品控,放低姿态,否则销量很难超越营销大师吉利汽车。(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