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着跑着就上天 看飞行汽车的过往和未来
2017年07月14日 04:22
本页显示全文>>(共计2页)
  【太平洋汽车网 文化频道】汽车发明距今100多年,飞机发明距今也有100多年,这么长的时间段内,人类一直在尝试将他们融合在一起 ,从未停止。其实,造出来容易,但真正让它变得实用太难。我们曾经造出过无数款飞行汽车的试验品,但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依旧没有一款真正量产并且可用的飞行汽车。


  1935年,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老先生断言,“飞机与汽车结合的产物就要来了,你们别笑,这一定会来的……”,然后,在接下来的,被啪啪啪打了近一个世纪的脸。


飞行汽车发展史


1841年:飞行汽车设计概念就有了


  按着时间线来看,其实在20世界世纪之前,就有人开始研究了飞行汽车。William Samuel Henson和John Stringfellow 兄弟在1841年就在研究了关于飞行汽车的技术,这比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还要早。但是他俩最终也没能对于他们的单翼机建立一个功能性的描述,这其中包括了一个 150 英尺的翼展理论。

1937年:历史上第一款成功起飞的飞行汽车


  而历史上第一款进入制造环节并成功飞行的飞行汽车则要等到1937年。Waterman在1937年造出了Waterman Aerobile车型,看起来就像是把机翼直接硬拼接到了一辆汽车上。简单粗暴,毫无设计美感可言,至于实用性,就更不用考虑了。那么长的固定机翼,上得了路才怪。

  最后,总共有5台Aerobiles生产出来,但在整个四五十年代,Waterman一直在尝试生产可上路的最终型号,算是勇气可嘉。

1946年:可拆卸式飞机汽车诞生(有点像空客的概念)

  在1946年,工业设计师Henry Dreyfuss设计的飞行汽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概念。下面的乘坐单元是一台完整的汽车,如果需要起飞的时候,直接将这台车和巨大的机翼合体就行了。


  这个由玻璃纤维制成的车体可乘坐4人,车头内装有一台18kW(25PS)马力的发动机,作为汽车的驱动单元。而用于飞行的发动机装在机翼模块上,最大功率140kW(190PS)。


  公司当时为这款飞行汽车设想的价格是1500美元,计划总产量达到16万。然而在1948年,一次试飞时的坠毁,这个项目被迫停止了然后就不了了之。

1949年:折叠翼飞行汽车


  1949年,发明家Moulton Taylor设计制造了一款名为Aerocar的飞行汽车。和它的各位前辈不同,这辆飞行汽车的机翼采用了可折叠的设计,也就是说,如果把机翼折叠在汽车后方,就可以向货车一样带着飞行装备外出。


  能收起机翼让它拥有了在路面上行驶的可能,但也只是有了这个门槛而已,机翼和尾部的螺旋桨折叠起来之后,它的长度和一台长途运输的大挂车基本相当,实用性基本为零。设想下,如果是在国内市区开它的话,估计至少也要B照才可以吧。Aerocar仅仅生产了四辆,但在最近的一次拍卖活动上,其中一辆的成交价达到60万美元……

1973年:直接用汽车改装,舒适性提升

  模块化拼接和折叠机翼的理念相继失败后,1973年,有人直接将一台福特Pinto改装,为它加装尾翼就成了能飞的汽车。座舱部分基本和原车一致,车顶安置了固定机翼。


  这台车的最大优势就是拥有了普通汽车的舒适性。可惜,这玩意儿在1973年9月11日起飞后不久便一头栽进一块露天停车场,飞行员和一位乘客遇难。扑街……

小彩蛋:福特老爷子专场

  从历史上看,人类对于飞行汽车的研发一直就未停止过。这里面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一手创办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老爷子。在研发了T型车和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后,福特将汽车带入千家万户。随后,福特也想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带入到生产飞机上。


Model T of The Air

  1926年,福特开始尝试研发单座小飞机,名为“Model T of The Air”,代号“sky flivver”。两年后,由于在一次试飞种坠毁,这项几乎搁浅,而这架飞机,一共就生产了5架。后来,它又造出了Ford Trimotor的飞机,总产量199架,虽然不少了,但离福特将飞机也带入千家万户的理想相距甚远。


Ford Trimotor

  福特其实从没生产过飞行汽车,但福特老爷子对飞行汽车的未来却非常看好。1940年,亨利福特吼出来那条名言:"Mark my word: a combination airplane and motorcar is coming. You may smile, but it will come.”

  翻译:请记住我下面的话:飞机与汽车结合的产物就要来了,你可能会笑,但它一定会来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讲的也不算错,飞行汽车在接下来的大半个世纪里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设计,还与时俱进了。只不过他没料到的是,飞行汽车至今仍停留在试验品阶段,从来没走入过千家万户。

上一页 本页显示全文>>(共计2页)

文章分享到: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