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页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内容哦~

搜索
下载APP
搜索
历史搜索
猜你喜欢

汽车芯片自主率低于10%!中国离汽车强国有多远?

zenghuijun
国内动态 2020-09-21 22:53

2020年上半年的打开方式无疑是极为魔幻的,车市销量腰斩,弱势车企接连倒闭,就连大众、戴姆勒等车企豪门都亏损上百亿人民币,隐藏在这些车企背后的零部件企业恐怕已哭晕在厕所。

今年上半年,大陆、采埃孚、麦格纳等主流跨国零部件企业利润至少暴跌90%,而体弱的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面临着更为致命的暴击。

在这样的疫情爆发、行业变革、国际关系多变的复杂背景下,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面临怎样的挑战?如何突出重围?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专家们给这些企业支了招。

汽车芯片自主率低于10%!中国离汽车强国有多远?

中国智电汽车的难言之隐

虽然我国已是公认的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大国,新旧势力车企拥有自研纯电平台,智能化水平一日千里;上游企业也掌握着三电、5G、高精地图、车联网等新四化技术,眼看一片欣欣向荣,实际上还有很多难言之隐和挑战。

王秉刚:不建议制定禁燃油车时间表 技术应多元化

关键技术缺失 导致“卡脖子”

在华为芯片被断供事件发生后,国人开始谈“芯”色变。虽然这样的悲恸暂未在汽车行业蔓延,却向我们敲起沉重的警钟。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行驶控制系统、主动安全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都需要芯片的支撑,同时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的不断渗透和提升,感知和决策变得日益复杂化,使得芯片的算力要求将呈现指数级上升。

ASIC定制集成芯片和V2X云计算作为主流解决方案,可满足未来算力的要求,但均存在发展瓶颈。国内玩家起步较晚,在相关领域突破有限,仍然由英飞凌、德州仪器等老牌芯片厂商主导,同时作为消费级芯片的英伟达、高通、英特尔也在抢闸入局汽车领域。

汽车芯片自主率低于10%!中国离汽车强国有多远?

这里有一组非常扎心的数据:2019年,欧洲汽车半导体产值达到150.88亿美元,占到全球汽车半导体总产值的36.79%,为全球第一。美国达到133.87亿美元,占全球32.64%。日本汽车半导体2019年产值达到106.77亿美元,占26.03%。

中国内地2019年汽车半导体实现销售收入仅为10亿美元左右,占比不到3%,部分关键零部件进口超过80%—90%。

假设海外企业同样对自主车企断供芯片,将会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形成致命一击,多年来祈求用“新四化”换道超车的愿景恐将是黄粱一梦。

汽车芯片自主率低于10%!中国离汽车强国还有多远?

第二大挑战来自电子电气架构的转变。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渗透,整车集成的重点正由物理架构向高速、安全的电子电气架构转变。

纵观全球,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最为领先的车企莫过于以一敌百的特斯拉。其HW3.0自动驾驶硬件内置两块自主研发的芯片,处理性能达到144 TOPS(每秒144万亿次)。

两块芯片能完成摄像头和传感器的数据录入,进行感知、定位、规划,冗余计算和交叉验证,最终把控制交给ECUs执行,这就是最先进的中央计算架构,没有之一。优势甚多,降低ECU成本、优化线束以及更易于实现OTA等等。

就连日本方面也惊叹,大众、丰田等其他车企在电子架构方面落后特斯拉超过6年,缺乏软件开发经验的中国车企恐怕差距更大,目前基本都处于传统的分布式电子架构。

汽车芯片自主率低于10%!中国离汽车强国有多远?

国际巨头入华 本地供应受压

2020年上半年,受特斯拉国产化的影响,强势回归中国本土化生产的日韩系动力电池电芯装机量占比达到17%,其中LG化学、松下更是在一季度将宁德时代拉落神坛,后者仅屈居装机量第三,瞬间引起一片哗然。

另外,随着德美系品牌在中国的电动化产品落地,德美系的驱动电机在国内今年上半年合计占比达到30%,电控的装机量合计占比达到23%。

可以看出,当市场产品越来越多样、开放,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之间的竞争意味着越来越激烈,行业寡头开始出现。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比亚迪等主流企业尚且有能力保证供需平衡,但对于体量小且供货不稳定的中小企业而言,将会是一场万劫不复的灾难。

股价涨停!被大众看上的动力电池公司什么来头?

销量增长放缓 钱越来越难赚了

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电池、电机、电控盈利尚可,但在主机厂降本的需求和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的情况下,三电部件的企业将会面临盈利或将下降的风险。

以锂电池为例,近5年来,价格年降幅高达20%,按照预计到2025年降进一步降低至600/千瓦时。届时,电池供应商的毛利率将从2016年的50%左右下降至30%左右。

自动保存_zenghuijun

这样的行业环境在迫使着电池供应商变革自救,常见的方式是材料变革、系统结构优化、工艺创新等。在近一两年间,新技术集中涌现,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电池供应商分别推出了刀片电池、CTP电池方案,特斯拉更有望在今日(9月22日)推出革命性意义的硅纳米线技术。

如何解决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痛点?

针对疫情和国际形势变化,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提出了“以强链补链”的建议,顾名思义就是以现有优势为核心牵引,补齐短板,实现综合能力的塑造,具体分为三大环节。

一国家顶层指引,即国家与地方政府制定战略目标和技术线路图,构建相关产业平台、统领资源和技术协同共享,特别是针对“卡脖子”的高端材料、芯片、设备等清单,合力攻关。

恰好,在几日前的9月19日,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牵头70多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总算让汽车芯片领域拥有了统一的行动组织。

二是头部牵引,带动弱势。比如以自建、合资、合作等丰富形势,为其他弱势环节赋能。今年由宁德时代、蔚来等投资方共同成立的蔚能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就是一个示范,通过互补,实现车电分离的规范运营,帮助解决车价高、里程焦虑等行业痛点。

三是积极应用,对于已取得一定成功,可实现初步商业化的传统弱势环节,政府和上下游玩家可通过采购补贴、定点扶持等方式,积极引导相关产品的上车搭载和应用。

换言之就是不怕试错,比亚迪在IGBT研发初期,在功率小、逆变器性能要求低的系列等入门级纯电动车进行试点应用与搭载,如今比亚迪车IGBT装车量已累计超过60万只。

汽车芯片自主率低于10%!中国离汽车强国还有多远?

诚然,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依然是“大而不强”,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变的主基调,在芯片、电子架构、三电系统方面仍需打破高筑的技术壁垒,补齐短板,才离真正的汽车强国越来越近。

大象转身

站在巨变的十字路口,零部件企业在电动化、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新技术面前同样表现得相当坚定,特别是Tier1巨头们更是将未来几乎全盘押注在新四化中,颇有大象转身的气势:

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此前已落实最后一代内燃机将会在2025年投入研发,2030年投产。此后,内燃机将被终止研发,精力将集中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无线充电、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作为变速箱文明奠基者的采埃孚也宣布从2021年1月起将不再为内燃机传动系统研发部件,重心将转移到电驱动解决方案。

这是行业生态倒逼出来的默契。当下,内燃机难有增值空间,定义未来汽车的将是软件、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必须抛开传统的包袱,彻底改变商业模式、产品开发、研发流程、人才结构、供给关系等环节,全面转向更有“钱景”的领域。

同时,随着苹果、谷歌、华为、腾讯等科技公司的入局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等,不少车企也在自研软硬件,智能电动汽车的供应链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价值链面临重塑。

一周车谈 | 111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车企,还是传统供应商,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优势与技术控制点。特斯拉就給我们起到了一个绝佳的榜样作用,核心部件如芯片、自动驾驶系统、电池等都在坚持自研,并且能将这些关键技术快速迭代与落地,这是特斯拉最性感的地方,也是市值超4000亿美元,在资本市场碾压丰田的核心原因。

对于中国整体水平偏弱的汽车供应链而言,转身无疑是更具挑战性。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道出了当下的国内发展现状: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拥有10万多家,但销售收入在2000万以上仅有1.3万家。

这是一个非常刺眼的数字,即使主机厂逐渐崛起,作为底层支持的零部件供应链还是如此孱弱。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表明中国要实现汽车强国仍然任重而道远。当然,新四化赋予了中国汽车产业百年一遇的弯道超车机会,无论是对零部件供应链还是主机厂而言,这都是新一轮博弈。(文:太平洋汽车网 曾惠君)

打开汽车网APP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换一批
我来说两句
表情
普通表情 羊老湿 2 羊老湿 车评人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推荐

正在加载中...

进入首页,查看更多实时汽车资讯
打开app,汽车生活由此精彩
首页 > 最新文章 > 正文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

长按图片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