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下载APP
搜索
历史搜索
猜你喜欢
你与他人的互动模式是怎么形成的?
1014 1 海锋论坛
楼主 戴岳
2019-09-22 23:16
我这个人不爱社交,和不熟的人,基本上话不投机半句多,也不太懂得怎么和陌生人打交道

但是我这人有一个优点,对谁都真诚。我觉得以诚相待,是人和人交往最基本的素质。你要获得别人的信任,首先得信任别人吧~这是我长期以来内在的声音

我总是相信,这个世界上好人多,坏人少,所以,有时候说话,会不经大脑,或者说,不会思考太多,也没那么多的小心翼翼

但是,人心隔肚皮啊,有时候说真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总会不小心就伤了别人的心,也许没那么严重,更确切的说应该是,会让人不舒服。

只是,我大多没有察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经历,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更不主动去表达了,而且有时候,更愿意去倾听别人说了什么,听了之后,我会思考一下,要不要回答,怎么回答,对方会更容易接受。

我记得梁宁老师有提到过一个关于人和人互动的模式,她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和家人的互动模式,就是TA和这个世界一生的互动模式。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呢?因为,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发现我完全符合这样的一个观点。

我们家从小生活在农村,父母亲朴实勤劳,年轻的时候,凭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白手创业,让我们从小就过上了比同村人更幸福的生活,第一个拥有电视的家庭,第一个买DVD家庭影院,第一个买摩托车,第一个拥有私人轿车的家庭~

所以,小时候的我是幸福的,也因为父母亲的努力,让我有机会在读5年级的时候,举家搬迁到县城生活,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不然,我也许会像其他村里的同龄人一样,将就着读完高中,甚至是初中就回家干农活了,根本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

但是,父母亲,也许是性格原因,除了在事业上有和其他人打交道之外,社交很少,所以在外面,朋友不多,私交比较好的,一个巴掌都能数的过来。

他们也没有哪种自来熟的能力,这或许是农村人都有的特质吧,表达从来都不是强项,甚至是弱项。所以,我自己和家人在感情上面的表达也很少,虽然我们彼此心里都藏着深深的爱

我很早就知道,爱,需要表达,但是,农村人,宁愿用更多的举动来表达对亲人的爱,也很难对着自己的父母亲说上一句“我爱你”

比如,平时回家的时候,多买点家人喜欢吃的,过节的时候,带着父母去郊游。父母,对我们的爱,也是给许久不回家的我们,晚上准备一桌丰盛的家宴,从小就喜欢吃的菜都在里面。

而对于母语不是普通话的我们来说,说出那3个字,总会觉得怪怪的,如果你也从农村出来,你一定能理解我的感受。

回到我自己身上来,其实,我也拥有和父母一样的特质。工作多年,接触的同事也不少,和我聊得来,玩得来也不少,整体的感觉,我有很多好朋友,但好像知己特别少,或者说,能称得上死党的,也非常少。

从自己的总结中,完完全全印证了梁宁老师的观点。

你和家人的互动模式,就是你和这个世界一生的互动模式。要打破这种固有的模式,非常难。

自从有了女儿之后,我慢慢发现,家庭环境对女儿的影响深远,我经常和朋友们说,你是什么样的,你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

所以呢,我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改变整个家庭的互动状态,甚至,改变她的金钱观,让女儿知道,其实,挣钱并非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解决的社会问题越大,挣钱的概率就越大。

或许,你当下还在为生计疲于奔命,不要认命,那就从学习自我改变开始,加油吧!老天一定不会辜负一个努力追求自己幸福的人。

以上,与君共勉。
回复 (共1楼)
沙发 品杉
友情帮顶,快谢谢我吧
2019-09-23 00:32:43 来自 PC端网页 来自太平洋app
展开更多回复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回复
首页 > 论坛 > 海锋论坛 > 正文
1
快来回复楼主呀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

长按图片进行分享
取消 发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