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 > 正文

美国华尔街日报炒作中国荣威的背后

2006-10-17 17:11 蓝色周末 A+

  ROVER=OVER?早年媒体们对罗孚的恶搞今天成为了现实,不过某些巨头不愿意承认罢了。今天,上汽用荣威代替了Rover,这或许更让一些人害怕。

" width=230 border=0 " width=286 border=0

  美国华尔街日报本月12日的一篇新闻: ?荣威这一新品牌的英文名称Roewe看上去与汽车品牌Rover (罗孚)颇为相似,上汽股份上个月曾试图从宝马汽车公司(BMW AG)手中收购罗孚品牌。然而对该品牌拥有优先购买权的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却决定行使这一权利,抢先购买下了罗孚品牌。福特汽车目前生产路虎(Land Rover)牌汽车。上汽股份称,Roewe这一品牌名称来源于德文单词loewe,中文含义为“狮子”。而西班牙一家奢侈品公司的名称就叫Loewe SA,它是LVMH Moet Hennessy Louis Vuitton的子公司。上汽股份表示,Roewe这个词的英文读音应为ru:ivi或reui。“荣威”可以理解为“光荣的威力”,但其中文读音与英文wrong way(错路)相似。“荣威”这个名称还与一款别克(Buick)轿车的中文名称──荣御类似。

  看完这篇新闻,我不由得感到震惊——大名鼎鼎的美国华尔街日报,为了中国一个新生的自主品牌,花如此的笔墨来嘲弄中国人的品牌,把荣威说成wrong way,还煞有介事的把荣威两个字解释为“光荣的威力”,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华尔街日报是美国最著名的财经类报纸,其对产业的分析经常影响着世界经济的方方面面。但是,一个这样地位的华尔街日报却煞费苦心刊登这样一篇嘲弄的文章,而且内容充满无稽之谈,难道背后有隐情?

  众所周知,上汽和南汽获得英国MG-Rover公司资产后,分别开始着手复兴MG和ROVER品牌,零配件、发动机相继重新投产,这是中国人对宝贵的历史遗产的尊重和对现有数以百万计的rover-mg车主的福祉。没有中国企业的实质性动作,英国的百年品牌的热衷者们将不得不面对难以为继的车辆维修保养。MGRD消失高兴的是竞争对手,痛苦的是车主和车迷,以及众多对最后一个属于英国自己的汽车企业充满感情的英国人。

  以上汽和南汽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大胆参与到MGR的资产重组过程中,而这个过程一直被国际汽车巨头们看在眼里。因为罗孚品牌在汽车界早已经是一个僵死的形象,汽车巨头们无论是福特还是宝马都没有能够让罗孚起死回生,反倒一步步陷入困境,一个昔日能和劳斯莱斯平起平坐,曾经作为英国皇室专车的Rover真的OVER了。巨头们在罗孚破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花大力气去争取接管,因为对他门来说,不管罗孚的品牌价值多少,购不构成巨大的威胁,少一个对手总比多一个对手要好得多。他们不愿意相信中国人有能力让他们自己都玩不转的英国MGR复活。坊间流传的国际巨头们纷纷冷眼旁观,看着中国人出丑的心态,被华尔街日报的这篇稿子活生生的暴露出来。

  但事实是如何?我们看到的是南汽紧锣密鼓的恢复原有的生产,一步步地将生产恢复起来,而上汽集团更是发动全部的资源,倾全力让原罗孚的产品在中国复生,其新车即将于本月发布,年底就可以交付用户!不但如此,上汽还安顿好罗孚的设计核心团队,后续的产品也已经投入研发测试过程,一年时间内,中国人的举动让汽车巨头们感到吃惊。一旦南汽和上汽的产品走下生产线,凭借中国人对技术的吸收和发扬,特别是成本上的优势,原本就面临亚洲汽车威胁的欧洲、美国市场将会面临进一步的威胁,换句话说,把欧洲当作摇钱树的美国企业福特将面临欧洲和本土的双重压迫。而在中国,刚刚立足的福特更是面临旗下销量一直在低位徘徊的蒙蒂欧被南汽和上汽的统计产品联合阻击的尴尬。三重压迫下的福特会采取怎样的自保措施?

  于是我们看到了福特冠冕堂皇行使品牌购买优先权力的所谓“918收购案”。 在福特发表购买罗孚商标的声明后,中国有文章认为福特的目的是“为了打乱上汽的步伐,将最有力的竞争对手扼杀在萌芽里”;另一篇文章表示,9年前福特与上汽的合资项目进行到最后一刻谈崩了,到手的肥肉被通用抢走了,所以福特要报仇。随后上汽也发表声明,强调福特的做法不会影响其自主品牌的正常发展。福特在这一天宣布行使权力,让不少国人将其视为历史上的第二个“918”,这虽然有点过,但是大量的不利于福特的言论恐怕让福特感到窘迫。在媒体和公众舆论的压迫下,福特声明其出发点不是针对上汽,还作出可怜的姿态向媒体伸冤。如果说当时我愿意相信这是福特一次不带偏心的行动,那么这一次在福特的老家发出的不和谐声音,就很让人猜疑福特在背后做了什么!

  正如我们看到的,距离收购事件一个月还不到,福特的老家美国的权威报刊得知中国的荣威诞生,发出了似笑非笑的声音,硬生生的把荣威和wrong way凑在一起,其背后的动因我们不好猜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上汽在这件事中一直采取两手准备,大事化小的做法,荣威品牌发布当天,上汽的老总们面对媒体的提问,异口同声地表示理解福特收购罗孚品牌的用意,尊重其合法权利,并没有责怪福特布成人之美。两相对比,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在此问题上的狭隘心态。如果某些巨头希望通过华尔街日报的影响力来给中国的企业施加压力,那么,他们的目的很难达到。

  华尔街日报在嘲弄中国自主品牌的同时却忘记了美国巨头们的日子似乎很不好过,是不是嘲弄了中国的自主品牌就可以挽救福特等品牌日渐衰落的现实,就可以阿Q似的涨了志气?不少中国的业内人士开始相信:福特获得罗孚品牌后自是为了把路虎和罗孚打包卖个好价钱,这样的想法还真不如改行去为中国人卖温州鞋算了。有舆论反击福特,认为福特目前的问题导致的种种难堪,应该把马自达卖掉,让长安和福特的合资公司变成长安福特沃尔沃,这样才可以解决很多历史遗留问题。
  ?  其实,华尔街日报此篇报道的幕后更是一种为自己未来的担心——

  他们在说荣威是wrong way的同时,隐约看到了中国人恰恰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捷径,可以节约大量的“学费”,并能够用最短时间去撼动新能源危机时代濒临倒塌的美式汽车王国!

  华尔街日报幕后的美国商人在庆幸没有让罗孚落入中国人之手,成为中国车首次大规模攻占其传统势力范围的时候,有没有忘记多年前舆论对罗孚品牌的预言?——Rover(罗孚)被恶搞成为Over(完蛋)。现在对美国巨头来说,不是担心上汽是不是走了wrong way的时候,而是应该想想一个百年历史的Rover品牌到了福特手中是真的Over,还是为英国人民的历史底蕴做点贡献,在嘲弄中国人,并以次满足自己的感官刺激的同时,我们的上汽和南汽是不是应该更加昂起头来,用中国人不可战胜的意志力和创造力去给巨头们上一课?让他们看看我们是怎样尊重历史资源,让一个破败的企业起死回生,让一个接近死亡的品牌重新焕发活力,并让别人感到威胁的?

  不管福特汽车愿不愿意承认,华尔街日报这篇文章确实反映出美国等汽车巨头在目睹中国民族品牌逐渐崛起的时候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的心态,可以说非常值得同情。当自己的传统市场被日韩等亚洲企业的低成本,高性价比产品逐渐蚕食的时候,中国企业更是直接收购欧洲企业,用最短的时间装备好反过来在攻占欧洲,北美市场,已经不断衰落的市场占有率经面临进一步的降低,吃够了中国低价格高品质产品苦头的巨头们怎么不担心?!

  我们的媒体也应当正确看待华尔街日报的这片挑衅的文章,因为挑衅的背后是一种由内而发的危机感,一种对新生力量天然的畏惧,我们大可以放平心态,静观巨头们面对威胁时的本能反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