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导购 > 正文

SUV“冰火两重天” 专家:调整产品战略

2005-07-04 09:16 zengjing A+

   火了一把市场的SUV,在经历了短短三年左右的洗礼之后,产品角逐很快就转入技术含量上的比拼。时隔半年不到,SUV市场就缩水1/4。不少生产低端SUV的企业陷入成本、政策、油耗和理念等多种压力下的困惑,另一方面,一些生产所谓“轿车化”的SUV车型的企业则大行其道,偷着乐。而进口高档豪华SUV依然坚挺,曲高和寡,成了市场上空的标签和幌子。

    随着今年7月1日国家新的排放标准即将实施,使本来就很脆弱的SUV市场更加雪上加霜,面临重新洗牌或出局的严峻态势。时隔半年不到,SUV市场就缩水1/4,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其实早在去年底今年初,有关专家就已经提醒有关厂商调整产品战略,作好应变准备。媒体依据产销数字把这种观点放大,甚至发出“灭顶之灾”的盛世危言。

    低端SUV脱去伪装

    从统计数字来看,所谓的经济型低端SUV产销缩水最厉害。据权威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SUV的销量65424辆,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10.25%。另据介绍,在今年头4个月中加入乘用车信息联会的全国18家SUV生产厂家中有17家销量是负增长,总销量仅46510辆,同比下降24.6%。

    来自市场信息表明,经济型SUV开始萎缩,有些车型已经面临退市的可能,尽管一些比较知名的品牌在产品的更新上动了脑筋,但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是在外观上作些改进和性能上的改善而已。

    令人不解的是,经历了市场竞争的一些企业至今长进不大,在技术上“描红”和仿制的痕迹还是很重,而且到了拷贝不走样的地步,失去了市场的吸引力。此外,缺乏性能支撑的SUV概念,陷入了故伎重演的侥幸怪圈而不能自拔。据调查证实,买经济型SUV的用户70%是当作生产资料。说白了,经济型SUV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中就是当“货车”用,不受交通法规的限制,在城郊结合部,成了人货混装的出租车。

    事实上,当10万元以下的SUV面对安全、排放、油耗、动力、乘驾等诸多难以绕开的技术难题时,实际上又回到了十多年前的“硬顶吉普”的年代。不同的是,以前是为了钻轿车供不应求的空子,满足低档公务车市场的需要,现在是利用汽车个性化的时尚消费概念滥竽充数。

    “市场逼着经济型SUV脱去伪装。”

    市场人士分析,由于易于仿制,消费理念时髦,市场诱惑大,造成原皮卡厂家纷纷跻入这一狭小的市场空间,使原本开始沉寂的“散乱差”现象重又被激活。统计数据表明,有相当一部分SUV企业年产才1000辆左右,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十多年前出现过的所谓的客车之乡,皮卡之乡,拆车之乡,拼装之乡。

    这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们不应回避,目前所谓的低档SUV的生产方式还是停留在原客车生产的水平上,半手工化痕迹很重。这就难怪汽车改装人士说,改善低档SUV动力和排放及油耗的空间太大,也最容易。相对于真正的SUV作比较,10万元以下的低档SUV称之为“卡车”看来并非夸张。所以,低档SUV重负硬顶吉普的命运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有些企业为何老是犯同样的错误?

    城市SUV走俏市场

    从今年开始,城市型SUV被市场接受。如帕拉丁、欧蓝德、CR-V等国产中高档SUV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尤其像CR-V卖得特别火,80%以上是个人购买,2.4升排量的车还要排队订购,连经销商都难以破解其原因。今年上海车展期间,不少媒体把欧蓝德当作轿车来使用产生了效果不错的物化传播效应,再如帕拉丁,在强化了参加达喀尔拉力赛的可靠性之后,人们对真正的SUV功能和理念以及要求有了清晰的参照物。

    “轻型SUV是代表了后轿车时代的车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