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页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想看的内容哦~

搜索
历史搜索
猜你喜欢
回首页

坚持自主创新,51VR的国产工业仿真软件之路

houxianyong
车市要闻 2019-12-25 16:58

独立自主,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打破壁垒赋能行业

要实现“制造强国”,必须拥有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中国智能制造技术链的根基之一。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楼越高风险越大。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工业仿真软件崛起的必经之路。2017年,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面向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开始逐步探索和研发虚拟仿真测试软件。经过2年多的不断研发与积累,对外发布了全国第一款全模块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51Sim-One。作为可替代国外同类研发工具,填补国内在智能网联汽车虚拟仿真的技术空白,51Sim-One综合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围绕对数据处理分析流程,对自动驾驶系统进行综合性虚拟测试。其虚拟仿真平台融合了道路环境仿真、动态交通流与场景仿真、多传感器仿真、车辆动力学仿真、自动化测试与云端计算等多种仿真与测试技术,解决超大规模虚拟场景库建立的难题,实现连续交通流下的大规模仿真与测试,打破国内缺乏物理级传感器仿真模型的困境。

自动驾驶仿真测试平台51Sim-One示意图

2019年,对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是内部积聚力量的一年,也是外部服务行业的一年。随着数十项专利和软著的申请,51Sim-One仿真软件已经具备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仿真软件也得到了国内全行业专家们的积极试用与宝贵建议,软件功能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而日趋成熟起来。通过合作项目,仿真工具链开始进入汽车企业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化流程中,支持多个自动驾驶场景应用示范区建设,辅助测试场的数字孪生测试与虚拟测试过程,帮助企业逐步摆脱依赖国外软件的窘境,实现了更多满足国内自身发展的需求。今年下半年,51Sim-One云端版、高精地图编辑工具51World Editor世界编辑器、场景库快速转化工具、虚拟标注数据集、驾驶模拟系统与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数字孪生测试系统等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相继推出,形成了更加完整的仿真研发测试工具链条。

51 World Editor世界编辑器工作界面图

目前国内外仿真测试规范标准在建立的关键窗口期,仿真模型与数据格式是其中的硬核,抢占技术规范的制高点至关重要。中国在参与标准化制定过程中坚持走科技自主之路,保证汽车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安全底线。当国外的巨头对工业软件实施断供,自主平台可以保证我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自主发展。51VR正随着这股颠覆式的创新浪潮,积极派遣专家进入C-ASAM标准制定工作组,和同行专家一路提出适应中国道路交通车辆特点的标准建议。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智慧交通带来的巨大的变革,大数据和5G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智慧交通的服务方式,为智慧交通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计算机仿真技术恰恰具备高度的通用性,易于迁移至智慧交通,航空航天,人工智能设备的训练等多行业领域。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把技术积累迅速而灵活的应用到了智慧交通领域,与交通行业的头部企业合作联合完成中微观交通仿真产品与车联网云控镜像系统。帮助城市进行交通诱导,道路管制,应急措施等管理方案仿真以及帮助网联汽车和5G示范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进行可视化和云控的全面升级。这些产品是交通,汽车,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之作。期待未来,交通与汽车通过数据网联更加有效的缓解交通拥堵、提升运输效率、保证交通安全。

倡导融合创新与合作共享,51VR牵手产学研举办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专业论坛

12月18日,51VR举办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专业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高校、汽车企业、交通设计研究院、产品检测机构、示范区测试区、高科技公司等多位权威行业学者专家,围绕智能驾驶和智慧交通的自主创新工作展开研讨和经验分享,会场听众近300人。此次专业论坛有三个突出的亮点:第一、论坛中智慧交通和智能汽车专家进行了融合贯通和无界交流。第二、论坛邀请企业和展示案例均为国内自主优秀创新成果,都在用自主科技解决当下国内的出行需求问题。第三、论坛围绕仿真技术在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领域的最新实例应用展开分享,极具专业性。

嘉宾从左到右依次: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技术负责人 鲍世强、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负责人 张帆博士、重庆车检院智能汽车测试研究中心主任 张仪栋、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技术部负责人郭继舜 博士、商汤科技科技研究总监 石建萍博士、千方科技副总经理 林绵峰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邓伟文教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周学松博士、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智能网联中心技术总监 王宝宗、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高级经理 周博林、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商务总监 王荔

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负责人张帆博士表示:“以5G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物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万物互联’正在颠覆式地改变汽车、交通、城市和人们的生活。智能网联汽车,能源设施、交通环境、城市大脑以及各种增值服务、端管云以及前后台数据交汇联合,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物理信息系统。在这样的全新环境下,实现智能汽车的突破已经不可能单靠汽车行业单一领域的创新,而必须把大数据、物联网、智慧交通、V2X车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多领域的创新技术进行融合重组。依托物联网,数据可以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加速优化,才能实现汽车与交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我们提倡各行业谋求融合性创新,通过合同分享实现产业升级,这是组织这场专业论坛的初衷。”

51VR智能驾驶与交通事业部负责人张帆博士

论坛中,首先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邓伟文教授就“中国自主可控汽车工业仿真软件的崛起之路”进行主旨演讲。邓教授点明了工业软件是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又是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中的重要部分,其核心就是模型,它把产品的需求定义、软件的算法、测试整个一起打通环节,形成了整个开发的核心。邓教授表示目前汽车工业软件缺乏核心技术,远远没有形成健康的发展生态,我们当前很重要的使命就是造一款由中国自主品牌的仿真软件服务于国内汽车行业。没有仿真就不会有充分的测试,没有充分的测试就没有足够的安全,没有足够的安全制约智能网联汽车走向产业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邓伟文教授

论坛中邀请到第二位重量级嘉宾是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周学松教授。周教授分享了北京市市级的超大仿真系统的研究工作方法与进展,利用经济学、组织规划学、行为学和运筹学等技术来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指出其中最难的核心就是效用函数。一个好的自动驾驶系统要做到安全、高效、协同、共享等全局优化,车一定要和城市中的各种交通系统充分协调,并不是简单地跟车与换道行为。他呼吁交通系统中应建立需求层、应用层、服务层、网络层、数据层和物理层等多层结构标准。现有的交通仿真不仅仅是对一个车,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物理系统的仿真,而是对交通的需求网、道路网和服务供给网进行更多的数据分析与集成建模仿真。周教授的报告结尾呼吁大家合力做好数据分享与仿真工作,通过交通仿真技术建立起具有地区特点的交通模型,为国内各大城市里的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区交通决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首席科学家 周学松博士

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技术部负责人 郭继舜博士

随后,广汽研究院智能驾驶技术部负责人郭继舜博士演讲中表示,自动驾驶技术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虚拟仿真测试能够最大化地覆盖场景,保证量产技术的安全可靠。千方科技副总经理林绵峰博士分享了数据智能驱动智慧交通的应用案例,结合大数据与保险,讲解了数据究竟是如何改善交通的安全提升效率和优化相关的服务。重庆车检院智能汽车测试研究中心主任张仪栋在车路协同与智能网联汽车性能测试方面和在场听众进行了交流。论坛还邀请到商汤科技的科技研究总监石建萍博士,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智能网联中心技术总监王宝宗先生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资源中心高级经理周博林先生就各自所在领域的创新工作给在场听众进行精彩地分享。各位嘉宾也一致认为,“自主”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除了做好内功,也必须要走出去,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的技术发展竞争中去,清醒地认识到和国外技术的差异和优劣。

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专场论坛现场

与会嘉宾深度体验51VR仿真产品及成功案例

51VR牵手产学研举办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专业论坛,自主创新、融合创新与合作共享的气氛贯穿论坛始终。论坛结束,与会嘉宾与听众还在外场展厅深度体验了51VR助力多家合作单位联合完成的产品与方案。现场的热烈气氛正是国家倡导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打开汽车网APP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换一批
我来说两句
表情
普通表情 羊老湿 车评人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推荐

正在加载中...

进入首页,查看更多实时汽车资讯
打开app,汽车生活由此精彩
首页 > 最新文章 > 正文

海报生成中...

生成失败

长按图片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