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向电动汽车靠拢 低速电动车要正名
2015年06月25日 10:48
(共计1页)
  【太平洋汽车网 秦皇岛车市】关于电动车这一新鲜事物,笔者作为一个忠实的守旧派一直都不看好其未来运用的前景,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笔者对于电动车不认可的因素之一就是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参配、图片、询价) ,用业界的话说这叫里程焦虑。不过凡事不能有绝对,既然里程焦虑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咱们换个思路来看这个问题,纯电动车的发展为什么就一定要去解决续航里程的问题呢?

  这么来看虽然有些耍流氓的成分在里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改变一下纯电动车的运用领域的确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车续航力能力以及充电时间的短板对于传统汽车社会运行模式的冲击的。在此之前,笔者已经撰文分析过纯电动车的几大靠谱运用领域,包括公共系统、城市物流系统都是纯电动车可以大展身手的地方。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领域都有着行驶路线相对固定、行驶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条件。那么,接下来咱们来看看私人领域的纯电动车普及可以怎么走。


  显而易见的,自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新能源车消费的利好政策以来,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的销量有了相当大的起色,甚至还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不过,这样的增长速率显然是基于这一市场本身较低的起点而言的,而已有的纯电动车用户群体也不乏租赁公司,服务机构等等一系列的团体性用户。换句话说,纯电动车的私人市场是没有打开的,而私人市场不打开,纯电动车的爆发式增长就不具备可持续性,未来可想而知。那么,在新能源车发展方向暂不明确的当下,任何事都有可能,所以,纯电动车要在私人市场站稳脚跟,就需要牢牢的锁定城市通勤用途。简单点说,私人用的纯电动车发展完全可以不用面面俱到。

  要解释这个问题咱们先来看看城市通勤用途,一款满足城市通勤用途的车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性能表现呢。这倒是让笔者想起了二战前以及二战后期在欧洲市场上大受好评的国民车概念,比如雪铁龙2CV,这是一款要求便宜耐用、便于驾驶、维修方便、能走烂路、能带四个人和一筐土豆、极速80公里每小时,百公里油耗不超过5L。甲壳虫(参配、图片、询价) 诞生伊始的定位是最高速度62英里每小时,每加仑汽油行驶42英里(约合5.6L每百公里),必须采用风冷发动机、车内能够乘坐两名成年人和三个儿童。Mini的设计出发点则是车身尺寸最小化、乘客空间最大化。

  以现在的眼观来看,八十年前率先在欧洲初现端倪的国民车要求放在眼下的城市通勤用途也同样适用。首先,城市化的进程让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汽车保有量也在持续增加。那么在一定的城市空间内,城市化的进程以及汽车社会的完善所带来的次生影响就是堵车以及停车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进化,汽车也在越变越大,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汽车的整体尺寸至少增加了20%以上。车子越来越大对于深陷堵车问(微博)题和停车难问题的城市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随着车子越来越大,单个红灯的通车数量就必然受到影响,而车子越来越大也使得寸土寸金的大城市停车位日趋紧张。所以,满足城市通勤用途的车型第一就是需要小巧。以笔者来看,满足四人乘坐,同时能够放一筐土豆的空间要求就很靠谱。

  其次,汽车社会的次生问题还包括空气污染以及化石资源的逐渐枯竭。所以,眼下的城市通勤用途还应该算上经济性的因素,这一点同样和当年的国民车概念所契合。只不过随着动力技术的进步,新能源将成为城市通勤的主流。最后一点当然就是价格因素,城市通勤用途并不需要太多豪华配置,只要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就完全可以、

  所以综合以上三个因素,纯电动车的优势开始在城市通勤的领域凸显出来。首先,城市通勤车车身尺寸最小化、乘客空间最大化的要求就不适合燃料电池动力车型的发展,多的不说,仅燃料罐就要占据不少的空间。而纯电动车就没有这个问题,大可以把电池组放在地板下方,非但不占用车内空间不说,还可以降低整车重心。其次,纯电动车具有更低的成本以及内燃机汽车不具备的环保优势。正如前文所述的,当城市通勤作为唯一使用因素的时候,那么纯电动车的行驶区间以及行驶环境就得到固定,这也就意味着制约纯电动车向私人市场普及的一个障碍被绕过。而且,城市通勤用途对于续航里程的需求往往不如全能型的家用车那样严苛,所以在小巧的车身下也没有必要放置过大的电池组,这也就意味着充电时间可以大幅度的缩短。最后一点当然就是成本优势,同为新能源车车型,纯电动车的成本当然是要低于燃料电池车型,如果不考虑高续航能力的要求,电池组的能量密度也可以不用太大,于是成本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所以经过这么一番分析,很容易就可以联想到一类一直处在政策灰色地带的产品——低速电动车。对于低速电动车,笔者的观点也同样鲜明,尽早给个名分,按照电动车的分支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提升低速电动车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舒适性,同时淘汰掉一批落后的产能。最理想的场景就是把低速电动车像日本的K-car那样形成一个独立的市场。以低速电动车的精细化发展来拉动纯电动车的普及,在未来与燃料电池汽车形成定位互补,满足汽车社会的发展脉络。

  一直以来,业界都存在着对低速电动车正名的呼声,而低速电动车企业的呼声更是高涨。那么在眼下政策还没有向低速电动车倾斜的情况下,对于低速电动车的生产企业而言,要让低速电动车正名,精细化的发展以及向电动车靠拢就是必经之路。以目前低速电动车的主销市场来看,广大的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都是这一类车型大展宏图的地方,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低速电动车自身产品力迟迟无法得到提升。低速电动车要走向城市,城市通勤用途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城市通勤为诉求开发出的精品电动小车,从目前来看是大有市场的。而且从各大互联网企业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势头来看,城市通勤车市场也是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随着这一类产品的逐渐亮相,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汽车的产品分类中将会出现一种通勤车市场。所以,低速电动车有如等着政策为其正名,倒不如在新能源车发展的伊始朝着电动车的方向迈进。

文章分享到: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