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28万 你会买低配Model 3还是汉 EV?
2020年07月15日 10:25
(共计1页)
  【太平洋汽车网 行业频道】随着国产Model 3逐渐上量,特斯拉直接让一众国产电动汽车成为了陪跑的弟弟。但总有品牌没有放弃对它的挑战,比亚迪汉EV将价格定在22.98~27.95万的意图就相当明显。那么问题来了,到底28万,你会买低配特斯拉Model 3还是顶配比亚迪汉EV?


  直奔主题,笔者的观点是:理性分析比亚迪汉 EV购买力胜出,但实际销量特斯拉Model 3将会遥遥领先。毕竟在品牌教育这件事上,比亚迪至今仍被特斯拉甩落十几条大街。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汽车消费人群中,购车预算上到二十万以上,对于品牌的认可及信任度将成为购车选择中的重要一环,而从目前的实际市场情况来看,自主品牌显然还在还之前“山寨造车,品牌附加值低”的债。


1、如果你不认同BYD,那别看下去了。


  都说造车是需要历史沉淀的,是需要靠时间传承的机械手艺活儿,的确,在燃油车领域,从发动机的开发,到与变速箱的匹配,再到整车的底盘调校,隔音开发,这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前有句老话说:“开宝马,坐奔驰。”其实细细琢磨,说的就是这两个百年车企的造车底蕴,说的就是它们特别突出的车辆开发倾向以及调校特性。


  现在随着环保大趋势的愈演愈烈,纯电汽车开始被越来越多人追捧,三电系统代替了发动机变速箱,一夕之间造车从机械层面的竞争向电气层面的竞争严重倾斜。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燃油车上发动机需要通过复杂的机械做工才能进行能量转换输出动力,在电动车上电机则是直接的通过电能输入带动转子运动,再经过减速器调节适宜转速带动车轮前进,是很直给的能量转化。也正是如此,新能源时代的到来给了自主品牌弯道超车的可乘之机。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在特斯拉尚且依靠进口,受产能与价格所限时,国内的纯电刚需消费者只能选择自主品牌,我们可以看到销量榜单上清一色的就那么几款车,此时品牌认可度是太奢侈的购车考虑因素。而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竣工投产,国产车型价格大幅下调,特斯拉真的就如外界预测的迅速登顶销量榜单,与第二名拉开一万台的差距。我们不禁要说,以比亚迪为首的自主品牌这是在另一条跑道上又输了一次。


  这就是目前自主品牌在电动车领域的窘境,在长时间的技术研发之后三电系统的成熟度已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来了特斯拉这么一个玩科技的硅谷新贵迅速在消费者脑海中树立起高端、时尚的品牌形象,中国消费者的倒戈也就不足为奇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只是想要尝鲜,以购买时尚单品的心态就为特斯拉又贡献了一台销量。

  所以大家不妨先问一下自己,二十万会买BYD吗,又或者说,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在选购电动车?


2、抛开品牌与定价,汉 EV对决的是Model S。


  聊了那么多品牌的事儿,我们暂且回到这两台车本身,笔者一开始就说了,理性分析比亚迪汉 EV的产品力将会完全胜出。从车身尺寸上来看,汉 EV的长宽高分别为4980mm/1910mm/1495mm,而特斯拉Model S的长宽高数据为 4979mm/1964mm/1445mm,二者才在同一维度上,而且整车完全以中国人所喜欢的中大型轿车样式设计,视觉宽、厚,一看就有档次感,完全走的就是Model S刚进入中国市场时豪华电动中大型车的路线。除此之外,比亚迪汉 EV内饰无论是木纹饰板的细腻程度,还是座椅的软硬程度,都与以往的车型有了质的飞跃。

相关车型尺寸对比
车型 长 宽 高 轴距 
比亚迪汉 EV 4980mm 1910mm  1495mm2920mm
特斯拉Model S 4979mm  1964mm 1445mm2960mm 
特斯拉Model 3 4694mm  1850mm1443mm 2875mm 



3、回到现实,28万的汉 EV高配比28万的特斯拉Model 3低配多了哪些东西?


  说完外观内饰再来看最核心的动力参数,比亚迪汉 EV顶配采用了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为363kW(494PS),而反观特斯拉Model 3,入门版车型搭载了一台后置交流异步电机,最大功率175kW(238PS)。从数据上不难算出,比亚迪汉 EV旗舰型整整要比特斯拉Model 3入门版多出256PS,实在令人咋舌,再具体一些,汉EV旗舰型的零百公里加速达到了3.9s,Model 3入门版则需要5.6s,性能差距一眼便知。 

相关车型动力参数对比
 车型 电动机最大马力(PS)电动机总功率(kW) 电动机总扭矩(N·m) 电池充电时间 官方0-100km/h加速(s) 
汉 EV  494363 680 快充:0.42小时,慢充:无 3.9 
 Model 3238175375 快充:1小时,慢充:无 5.6



  当然,既然是低配对上顶配,在舒适性配置上两车肯定也要差上许多,例如全液晶的仪表盘、真皮的座椅、前后排座椅的通风加热、车内PM2.5过滤装置、矩阵式大灯、多层隔音玻璃等等,这些都是汉 EV要比Model 3多配备的。


4、自动驾驶方面,比亚迪还差多远?


  细心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了,笔者在上一个配置分析时跳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就是大家谈电动车绕不开的自动驾驶功能。在这方面,特斯拉是绝对的龙头老大,它的AP(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和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毫无疑问是它最大的卖点。我们以AP来说,特斯拉最核心的优势点在于将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系统、盲区监测等系统做了集成,只需要轻拉拨杆,车辆自动接替驾驶者完成对于车辆的控制工作,极大地减轻驾驶员的精力消耗。


  我们再来看比亚迪,汉EV搭载了全新的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中囊括了DiDAS驾驶辅助技术,具备ACC-S&G停走型全速自适应巡航系统、CSC弯道速度控制系统等,基本上是将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通通配齐了,有了这些功能,比亚迪汉 EV的辅助驾驶能力才算是勉强赶上了特斯拉的AP系统,但大家别忘了,现在特斯拉的FSD可是被国内道路交通状况及法律法规限制着。笔者认为,比亚迪要赶上特斯拉还尚需时日。

  可是, 28万的Model 3并无AP,选装价格2.67万,FSD则要6.4万。


5、聊了这么多,究竟在新能源领域,谁才是老大?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连续4年全球世界第一,连续5年全国销量第一。而特斯拉则在近两年才在全球范围内销量飙升,2019年特斯拉的电动车交付量达到了36.75万辆,其中30万辆为Model 3,直接斩获2019年全球新能源单一车型的销量冠军。这其中,中国销量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的13%,同比增长50%。特斯拉公司市值在2019年也突破850亿美元,成为全球汽车业市值第三高的公司,仅次于丰田大众,超越了奔驰宝马、福特通用等一众巨头。


  股价:截止7月14日,特斯拉股票单价为1523.960美元每股,这要比10年前它刚刚上市的发行价17美元涨幅超过了4000%,而比亚迪则从上市时18元每股如今涨到96.55元每股,涨幅仅为536%,远低于特斯拉。


  产业链:比亚迪是唯一做到了全产业链完全自主研发生产的车企,包括电池的自产自销,电机的自主研发设计,以及素有电动车中枢神经之称的IGBT半导体芯片的自主研发生产。在比亚迪的IGBT生产线上,拥有包括IGBT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模块封装,仿真测试以及整车测试等全产业链,已经超越国外车企。特斯拉在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这三大体系中,直接供应商多达38家,例如电池一直由松下供应,电机则是由国内的福田电机制造等等。


6、磷酸铁锂刀片电池VS高镍三元锂电池,谁才是未来电池之王?


  最后,我们来聊聊电动车最核心的电池技术,这或许是占领未来电动车技术高地的核心一环。比亚迪汉 EV最为亮眼的产品技术点,正是它所搭载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而特斯拉国产Model 3,仍在使用由松下电池所供应的三元锂电池。我们先从表层数据来看一下汉 EV和Model 3的电池性能,汉 EV的电池包能量密度约为140W/kg,电芯成刀片状,组成电池包结构利用率约为60%。Model 3则使用了NCA(镍钴铝)电池,电池包能量密度为145Wh/kg,圆柱形电芯组成电池包的结构利用率约为40%。

  从数据来看,形成电池包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在性能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换个角度来说,即相同容量的两款电池可以为车辆带来几乎相同的续航里程。


  我们继续深挖,比亚迪汉 EV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它的稳定性及耐高温性要全面优于三元锂电池,但却有能量密度低的硬伤,因而只能通过增加结构利用率来提升能量密度。而特斯拉采用的三元锂电池是由镍钴铝三种稀有金属组合而成,单体能量密度高却不耐高温,并且稳定性较差,这就让电池包中需要大量阻隔件、结构件和温控系统,使得电池包的结构利用率相对较低,同时它的金属活性在一段时间使用后也会随之下降。此外,由于三元锂电池的制造需要大量的稀有金属,在造价上也是要远超磷酸铁锂电池。


  讲到这儿大家应该大致能明白了,刀片电池的创新之处就是通过将单体电芯打造成扁平的刀片状,自成模组,去除了冗余的温控系统及高压连接线路,最大化地提升了结构利用率,这才使得电池包的能量密度能比肩三元锂电池。在补足性能短板之后,磷酸铁锂电池剩下的几乎全是优势,耐高温性能可以超过500℃,稳定性强,电池活性衰减慢,造价低……


总结


  其实理性来看,这个问题的选项,应该变成假设你有28万,你是想站到比亚迪的队伍,还是想站到特斯拉的队伍中。也就是说,其实在消费者对于汉 EV和Model 3的购买理由中,两个品牌鲜明的个性仍然起着决定性因素。

  我们可以说选择Model 3的人更多的是追求科技以及品质,对自主品牌还缺乏一定信心,而买比亚迪汉 EV的,是坚定支持国货的人群,追求的是配置和个性,敢于尝鲜,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图/文:太平洋汽车网 林鑫)

文章分享到: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