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经典致敬 传奇车型“甲壳虫”的回忆杀
2019年02月19日 00:15
返回分页浏览>>(共计2页)
  【太平洋汽车网 文化频道】如果按照一纸数据来描述甲壳虫的过往,那么它一生的传奇或许会被这些冰冷的数字湮没。但只要你见过实车,哪怕只是一眼、一瞬间,你必定会被它的个性有所吸引,那是一种只属于甲壳虫的极简美学。然而,当甲壳虫历经80多个春秋后,这永远不变的外形设计最终还是败给了时代。2019年,我们在迎来新款纪念版车型的同时,也最终得知大众将于2019年7月停产甲壳虫的消息。终究,这一传奇车型也为它的谢幕开启了倒计时。


征服世界之路 创20年销量巅峰



  从1938年诞生至今,甲壳虫经历了三次换代,但其间发布的不同版本车型却是数不胜数。但真要说起甲壳虫的历史,还得追溯到1933年。那时,希特勒提出要让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辆轿车,并要求可以坐下两名成年人和三名儿童,放得下他们的行李,最高时速达100公里/小时。就这样,著名汽车设计师费迪南德·波尔舍于1934年设计了这款大众汽车,并用了四年时间不停改进,最终于1938年诞生了第一代甲壳虫。


历代甲壳虫阶段时间和特点
 时间特点
第一代甲壳虫
KDF wagen
1938年-2003年承载了成为德国国民车的重任
第二代甲壳虫
New Beetle
1998年~2010年基于高尔夫四的PQ34平台,改用前置前驱的布局形式。
第三代甲壳虫
iBeetle
2011年至今一改第二代车型圆润可爱的造型,身上可以看到很多第一代甲壳虫的影子,但更偏向运动。

  1938年,第一代甲壳虫诞生,但在当时它还没有自己的名字,而是被称作做“KDF wagen”。后来一位纽约时报杂志的记者在文章调侃它像个小甲虫,于是有了“甲壳虫”的外号。


  然而当甲壳虫正准备大量投放市场时,却遭遇了不顺,二战的爆发让所有的甲壳虫生产线转为生产吉普车和水陆两用军车,直到1945年德国战败后由英国接管大众汽车,甲壳虫才得以恢复生产(代号Type 1)。



  德国战败后的一年(即1946年),第一台甲壳虫诞生,其中Type 1刚一上市就在英国获得了2万辆的订单,那时的大众汽车厂长为著名的汽车管家诺登霍夫,而之后的两年时间里,甲壳虫的产量也开始缓慢提高。在1949 年 9 月,英军将汽车厂交还给德国政府,此后几年,甲壳虫成为欧洲最畅销的车型,至此开启了它的传奇销量之路。



1970年前后 在甲壳虫销量巅峰时和其他车价格对比
车型价格(单位:美元)
甲壳虫2068
雪佛兰Impala SS5380
奥斯汀Mini7123
福特Escort5189
别克Wildcat9400

  可以说从1950年到1970年间的20年,甲壳虫产量惊人,不过尽管甲壳虫在那段时间里靠销量征服着世界,但却在今后多年里,甲壳虫在硬件和设计上几乎没有任何创新,虽然这省去了不少设计费用,但也为它之后的道路留下了隐患。



 

遭受被停产 却顽强的“活着”



  美国是甲壳虫的主要销售市场,1971 年大众产量的三分之一都销往美国。但在这个年代,美国本土福特为了夺回被甲壳虫拿走的市场推出了Pinto。与此同时,日本车企也开始抢占北美市场,推出了日产Datsun 510、丰田Corona这些畅销小车型。1974年和1978年,在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省油的日本小型轿车越来越受欢迎,而随后,日本的三大巨头也很快主导了小型轿车的市场。导致甲壳虫在美国的销量,瞬间从原来的5%变成了不到1%。




  不仅仅是美国市场,在欧洲市场和德国本土市场,甲壳虫的销量也收到了“打击”。比如,甲壳虫多了菲亚特127、雷诺5、Super-minis、欧宝Kadett这些新车型的竞争。


  甲壳虫销量失守的最大原因就是太过度依赖单一型号,才导致市场被其他竞争对手抢占。但是,甲壳虫靠着模块化设计灵活,加上价格低廉在巴西等新兴市场仍有一定成绩,所以甲壳虫虽然销量下滑,但仍然顽强地“活着”。



  到了80-90年代,大众手上也多了例如polo等其他受欢迎的车型,为提高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形象(想要走高端路线),所以在1978年,大众官方宣布要停产甲壳虫,用高尔夫来替换。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巴西和墨西哥这两个甲壳虫的主要生产基地却没有立刻停产,直到1986年,巴西才停产甲壳虫。


  然而甲壳虫的历史并没有因此而划上句号,它再次顽强的活了下来。20世纪90年代,巴西国内通货膨胀,经济实惠的小车又成了市场主打,所以在1993年时,甲壳虫又以全新版本出现在了巴西。除了巴西,美国低收入家庭依然是甲壳虫的目标群体,所以甲壳虫在墨西哥的生产也没有落下。至此,甲壳虫也成功延缓了大众集团的停产日程。





 

发布最终版 传奇车型的“完结”



  甲壳虫尽管有着俏皮可爱的外型,但最终还是败给了时代,而导致停产的最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设计风格多年来都没有太大改动,这注定它会渐渐落后于时代,再加上小型车的异军突起,难免会导致竞争加剧。二是从销量数据来看,2000多万辆的累计销量,还主要是2009年之前,甲壳虫之后几年的销量就一直在下滑,而且越来越糟。三是单凭外观和情怀已经打动不了现在的用户了,用户需求在变,但甲壳虫没变。



  数据表明:2014年,甲壳虫全球销量为9.1万辆, 2015年销量下滑到6.4万辆,2016年销量下滑到2.5万辆。2017,大众汽车在美国销售共15000甲虫的轿跑车和敞篷版,这个数量是2016年的一半。



  不过在最终宣布停产前,甲壳虫发布了Final Edition版本,这对不少粉丝来说还是带来了莫大的惊喜。从第一代到第三代,甲壳虫一直诉说着经典。







  配置上,甲壳虫Final Edition版全系车标配了自动空调系统、全车LED氛围灯、 6.3英寸的Composition Media信息娱乐系统、Fender高级音响系统以及带一键点火功能的无钥匙进入系统。而高配的SEL车型,配置将增加双氙气大灯、LED日间行车灯、LED尾灯、18英寸轮毂,菱形缝合皮革座椅和带GPS功能的Discover Media信息娱乐系统。对于粉丝来说,Final Edition版本或许就是最后的情怀了。


  不可否认,甲壳虫是一款有着故事的经典车型,或许有情怀的人更多的是看中它的独特设计,而这种吸引是根深蒂固的。但在中国市场,好像除了外观,它在配置和价格上似乎有点吃亏——18.28-25.68万元的价格区间,配置也不算格外吸引人。可无论如何,我们也无法否认情怀这种东西,哪怕是车辆类型的变化颇为局限,甲壳虫粉也还是会为情怀买单,尤其是当它成为“绝唱版本”之际,更有着纪念价值。所以这次,你会为曾经的情怀买一次单吗?对,或许我会!



 

总结



  了解过甲壳虫的发展简史,都忍不住向这样的传世经典致敬。我必须说甲壳虫是有史以来极为出彩的车型,近一个世纪的演变,甲壳虫极大地促进了大众品牌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甚至还渗透到了音乐、影视、动漫等领域,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可以说,甲壳虫就是有着这样的魅力,能够让你怀念起过去种种,成为永不退色的经典。(文:太平洋汽车网 王晓莉)

返回分页浏览>>(共计2页)

文章分享到:

网友热评 暂无评论

快速评论

相关文章